21·02·17

天气:天气太晴的很

今天的天气万里无云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今天的天气好的一如往常,天空蓝的依旧无法让直视,如仙古丽准备上街走一哈,寒假一个多月,天天窝在家里,某朝伟大诗人陆游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带着一颗二十岁的心,梳一梳八十岁的头发——出gai!

我家住在黑巴扎,“巴扎”是集市的意思,但我也不知道是黑巴扎而不是红巴扎绿巴扎。但是这里向来都是比较热闹嘈杂的地方,或许在以往的热闹嘈杂中夹杂着黑色交易?或者人头攒动乌泱乌泱的所以“黑”?

现在看来,和黑是沾不上边的,但在十几年前,这里真有“黑”巴扎的气势,马路上全是小商贩的推车摊位,汽车根本走不开,哈语的、维语的、回语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买袜子的卖糕点的卖水果的,比邻而居;地上跑的巴郎子,天上跑的鸽子,中间东张西望的贼娃子。夜晚来临,人潮退去,留下一地纸壳子……后来,把小商小贩们安排到了更偏僻的民族市场,车站也搬走了,热闹也搬走了。

(戒备森严、门可罗雀的民族市场)

接着走,就可以路过卖地毯的几家商铺,所有的装饰品里,我最喜欢地毯,实用性强,几何的图案也是百看不厌,每次经过这里,都在丰富的色彩和图形中沉湎于幻想——等我有钱了一定要把这个地毯买下来。

然后就来到了“罗雅鞋子帽子马装批发部”,马装,emmmmm,我看了一下门口的宣传画,就是马鞍,说是马的服装,也没问题,毕竟马也要漂漂亮亮的,马也是爱美的嘛,如果哪一天马下山来逛街,看见店名是“马装”而不是“马鞍”可能更乐意消费一些?

(在所有动物中,马是顶漂亮的那一类)

鲜活商店,这家店是卖生活用品干果一类的,并没有“鲜活”可以用来形容的鱼一类的商品,难道说是老板比较鲜活?小鲜肉的鲜,活泼的活?用我散光一百八的眼睛远距离观察,嗯,老板很“鲜活”。

(即便小而昏暗,也收拾的很干净,这是黑巴扎店铺的一个缩影)

朝东走,我发现了一家餐厅——八零后餐厅,莫非这是个限制级的餐厅?三十岁以下儿童不得入内?烤包子,包子,薄皮包子。包子在这里不是总称,其实单指的是牛

羊肉洋葱馅的包子,我在这里的餐厅,还没有见过卖“素包子”的,只有肉多肉少的区别,说点别的,在新疆人的语境里,似乎很少用“素”这个字。

绝对好餐厅——没开三十年是没有底气说这话的,不过这家店在本地知名度很高,真的“绝对好”,尤其是奶茶,大拇指表情。可以在门前飘个酒旗奶茶旗“三碗不过岗”,不喝三碗绝对不想走。

(绝对好竟然没营业)

初雪杂碎店,新疆人民真是起名字的鬼才,别致美好的“初雪”,与美味重口的杂碎竟然碰撞出小清新的感觉,太神奇的很。老人说,吃撒补撒,您要觉得自己不够杂碎,就去吃点杂碎吧!哈哈这是玩笑话,杂碎指的牛羊的内脏产品,如米肠子面肺子,牛头羊脑之类的,经过繁杂的清洗和加工,变成了碗里天真无邪的淡黄色面肺子和乳白色的米肠子,加点肉汤和香菜,浮着点油泼辣子的油花,外面是鹅毛大雪和呼呼的风——vintage式罗曼蒂克,所以说,初雪想表白,就带ta去吃初雪杂碎吧,多冷漠坚硬的心都要融化在杂碎的香气中。

(偷偷摸摸拍的,角度不好,怪不好意思的)

家用卫生纸,延续了黑巴扎一惯把商品名印在牌匾上的风格,又如此简洁有力量,不屑于夸耀自己“绝对好”,也不用其他商品来支撑营业额,三分冷淡三分不羁四分骄傲,这是与日本muji隔着半个欧亚大陆极简风格的心灵相通,搞得我很想进去观摩观摩,究竟有多少种“家用卫生纸”。不过,这家店原是本地为数不多的保健品店,或许换汤不换药,起了一个更含蓄的名字?

(怕有人老板不在时有人着急用纸,还贴心地把电话号印上去了,细节满分)

到这儿,黑巴扎就到头了,我要掉头回去了。

以后我要开一个如仙古丽法学专业牛羊肉店

原来此处有几棵杨树,三人合抱才能勉强围住,暮春时,漫天的杨絮,真如大雪,始悟到为何谢家长辈对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称赞有加,去年春天,别的植物都在春意中天天向上时,他们却遭遇了灭顶之灾,砍掉后,露出了丑陋的粉色楼房。杨树下面是卖馕的,此处卖馕比较有历史,生意很红火。

奶茶伴侣,馕;凉菜伴侣,馕;烤肉伴侣,馕;杂碎伴侣,馕;草米粉伴侣,馕;百搭的馕,万能的馕。啊,亲爱的馕,我要为你唱首赞歌!

馕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这两年的火锅店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来。就饮食传统来说,本地人偏好甜食,不很能吃辣,这两年辣味成为一种流行,颇得年轻人喜欢。火锅店是餐饮行业的新贵族。艳遇火锅,让我浮想联翩,艳遇火锅里会有艳遇吗?难道我母胎solo的原因是没去艳遇火锅?艳遇不艳遇不重要,主要是想去吃火锅(误)

都给我去!去艳遇!

走过艳遇火锅店,来到买尔丹牛羊肉果子菜店,按照现在的营业范围,我觉得他的店名应该叫“买尔丹牛羊肉果子菜鸡蛋调料蛋糕饮料店”。果子在我们的语境里,其实特指的是苹果,我觉得,苹果是最有中亚气质的水果,哈萨克斯坦的旧都阿拉木图(alamty)就是苹果之都的意思。买尔丹大哥高而微胖,原来是个文艺青年,梦想考到音乐学院,后来命运辗转来开了水果店,他是音色很好的男高音,虽然汉语磕磕绊绊,但是唱起《敢问路在何方》,我以为是蒋大为本尊。没人的时候,也坐在店里的瓶瓶罐罐旁,弹他的都塔尔,新疆人都能歌善舞算是解释不清楚了。

买尔丹家隔壁的隔壁,是一家兽药店,本来叫“兽父兽药店”多么直率新奇的名字,像小兽们的父亲那样,多么好的寓意,但后来也免不了从俗,改成了“兽福兽药店”。前一段时间,有个小山羊生病了,被他的主人从家里带到了位于繁华巴扎的“兽父兽药店”,被我和我姐戏称为“兽父”的兽医叔叔在阳光下给小山羊看病。究竟有没有治好那只羊无从得知,也不知道小山羊和主人是搭公交来的还是专门开车来的,如果是搭公交来的,买一张票还是两张票?

我们在其曼服装店买衣服,在黑力力包子里买包子,在艾克塔木理发店理发,在买尔丹牛羊肉果子菜店买果子菜,但是上面写的是“果子菜店”还是“水果蔬菜店”,whocares?我们被店主热情的叫卖声和鲜艳的水果所吸引,被琳琅的商品吸引,用这些颜色调节占据半个生活的天蓝色和雪白色。我们被天山包围,身体里流淌着天山的溪水,是天山的子孙,有大山的品格,不被语句的用法和结构所拘束——明白就好啊,何必仔细追究?费神地构想,放肆地表达,剩下的,就交给文化水平相当不高的广告商和天意吧。

黑巴扎的西边,多是汉回的商店。饭店啊杂货店啊,让我十分敬佩的是,几家杂货店的汉族老板基本都会哈萨克语,他们从人生地不熟开始,在满是少数民族的街区开了几家很成功的杂货店,不会发卷舌音,他们的口音,听起来有些滑稽,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用哈语做生意。

黑巴扎,东西长不过五百米,一个T字路口,每天我坐在自家店铺向外张望,行走的路人,往来的汽车,水果摊上的橘子,让我无比出神,躯壳的牢门打开,魂魄溜出去自在地游荡。在北京,在摩天大楼和灰色的天空构成的逼仄背景中,是断不可能如此放松的。

在这块“北山羊之地”,在这块易经文化的飞地,不同文化在天空碰撞,人们在天空下生活,行走和交流,生出了黑巴扎的精魂。

老师批语:

能看得出真情实感,但是格局不够大,能否写的再正能量一点呢?

如仙古丽的回复:

(嘴上)好的老师,我下次一定!

(心里)不能,gong

文:周克斯

图:周克斯、红红、网图

感谢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