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这两句歌词,您听着耳熟吗?

话说,这就是组团一起出去,实打实拍照的摄影爱好者们的真实写照。

侍墨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出去外拍,是实打实的真拍。和一帮朋友相约,体会天地的广阔,体验风土民情……我们从摄影中收获的快乐,键盘摄影师是无法想象出来,更是不可能体会到的。

就拿歌词当中的“大风车”来说,不亲眼见识一下,只根据图片臆测,是根本无法想象“风车”这样的特殊建筑,有多高和多大。

↑示例图1:风力发电↑

咱们日常所见的“大风车”,大约有两种。

第一种,是风力发电用的“大风车”。一般都会修建在风力强劲的地域。就像示例图1当中的,以三片扇叶和一个支架的形态最为常见。用于风力发电的大风车有多高大呢?这么说吧,侍墨姑娘不只一次见过,只拉着一片扇叶的大货车。虽然风车有大有小,可就算是小风车的一片扇叶……长度至少也得有十个我——侍墨姑娘身高cm的。

↑示例图2:景区里的装饰性风车↑

第二种,是装饰用的“大风车”。一般会修建在景区里面。比如示例图2里的这种,以十字形的四片扇叶最为常见。这种风车一般都会修建在风景区里面。想一想您见过的油菜花田、薰衣草花田、郁金香花田、向日葵花田……等等可以打卡拍照的景区里面,是不是会有这种装饰性的大风车的身影呢?

装饰性的风车能不能有“风力发电”的功能就不好说了。景区里的风车五花八门的,能转的和不能转的风车侍墨姑娘都亲眼见到过——不能转的风车,就是纯装饰用的建筑,外面刷漆,扇叶都是用水泥砌的。

无论是装饰用的四叶风车也好,或是风力发电用的三叶风车也罢,都可以按照风车扇叶的状态,分为“转动”和“静止”这两种。

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大风车的这两种状态,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拍摄方案。

拍摄“静止”大风车的摄影技巧:重点在于如何取景

当“大风车”是静止的状态,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不会动的画面元素”。所以,拍摄重点是如何取景。利用光影变化、颜色搭配等等拍摄技巧来平衡画面。

↑示例图3↑

上图这张照片,摄影师巧妙利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把河岸上的风车,拍成了一大两小。

一个大风车和两个小风车的位置关系,正好处于三分法构图的两条分界线上。从水面微微模糊的影像反射,我们不难看出,拍摄时的风力并不强。所以,风车的扇叶并没有转动起来。因此,这张照片也可以视为是静态摆拍。

↑示例图4↑

类似的“静态摆拍”,还有上图这样的效果。

用于风力发电的“大风车”在一般情况下,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依山傍水连成一排是很常见的形态。所以,我们只要找准拍摄角度,把大风车拍成一个“队列”就可以了。

↑示例图5↑

风力发电的“大风车”一般都会修建在野外相对比较高的地方。比如,顺着山脊连成一排。在多风的地方,肯定会有云彩;而且在每一个大风车的旁边,都会有可以容纳拉着扇叶的大货车行走的道路。

不然呢?大风车光是一个扇叶就十几二十几米长呢……如果不修路,原材料咋往山上运?

如果大风车旁边的道路很好看,我们完全可以挑个有云的天气拍摄呀!用蓝天白云作为摄影背景,用大风车旁边的道路作为画面的引导线。

↑示例图6↑

拍摄装饰性的“大风车”,我们可以借用的画面元素就有很多啦!

像上图这张照片,画面元素中有花、有草,有飞鸟——全部都是景区里很常见的拍摄素材。

摄影师要做的,就是身在花丛中,等待小鸟从风车旁边飞过——这是有拍摄经验的的“守株待兔”。

↑示例图7↑

侍墨姑娘刚才说过了,风力发电的大风车,很多都会修在野外的高处——顺着山脊修成一排是很常见的。

如果是绿植覆盖率比较高的地方,早晚温差大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云雾。摄影师只要看准天气,找对拍摄位置,早些起来“蹲守”,是很容易拍摄出风光大片的。

拍摄“动态”大风车的摄影技巧:尽量采用慢门

当大风车转起来的时候,随风转动的扇叶就是拍摄重点了。

想要把转动的风车扇叶拍摄出动感,当然要支起架子,采用慢门拍摄了。

这么说吧——风车不动的情况下,也只能顺势拍摄出静态的效果;如果风车正在转动,再把风车的扇叶拍成静止的……那只能说明,这位不是键盘摄影师,就是摄影新手了。

总之,就根本没有实拍经验。

↑示例图8↑

上图这张照片,大风车既连成一排,又采用了慢门拍摄。光影、色彩、构图和拍摄技法全都有了。

采用慢门拍摄大风车,需要注意的是,大风车的扇叶要拍虚,支架要拍实。有了虚实结合,才会产生动静对比。

↑示例图9↑

上图这张照片,如果你仔细看的话,离你最近的这个风车的扇叶还是有动感效果的……虽然力度并不很大。

侍墨姑娘想说,采用慢门把风车的扇叶拍出动感,一定要根据拍摄现场的情况来设定具体的曝光数据。日落和傍晚的光线条件就不一样,风车的转动速度肯定也有快有慢。所以,具体的曝光的时间肯定也不能一样呀!

所以,如果你问我,把大风车拍摄出动感效果,应该设置多少秒的曝光时长?我还真就没法告诉你,所谓的“标准数据”。

↑示例图10↑

大风车会修建在多风的野外,相应的,各种奇怪的天气也会盘踞在大风车附近。

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有风呗!

有风的地方一定多云。而大风车修建的位置又相对比较高,早晚温差大是常态。

有风、多云、温差大……这样的环境,很容易形成积雨云、丁达尔、云雾。为什么说风光摄影师都是半拉天气专家呢?因为我们有着丰富的拍摄经验。我们可以根据拍摄环境来预测周围的天气;也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制定具体的拍摄方案。

举一反三,拍摄水车和油井

风车和水车的形态相近,状态也分为“静止”和“转动”这两种。所以拍摄技巧也大体相同;油井虽然和风车的形态不同,但是,油井也是会经常处于运动状态的“特殊建筑”。

侍墨姑娘以前经常会讲,摄影一定要活学活用。现在,侍墨姑娘再加一条——摄影还要学会举一反三。

↑示例图11↑

水车,好多景区里也有。

拍摄静态的水车,要注意协调主体和配体之间的画面关系;拍摄转动的水车,我们依然可以支起架子用慢门把水车拍摄出动感。

注意事项还是要有动静对比——水车是运动的,水车旁边的其他景物就应该是静止的。

↑示例图12↑

油井动起来也挺有意思。架子是实的,长得像个榔头一样的钻头是虚的,一排架子连在一起。

如果,在油井的架子上,再有一两个正在作业的工人(很有可能需要摆拍很长时间),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示例图13↑

除了把风车、水车、油井拍摄出动感效果,我们还可以,找一些其他的画面元素作为“点睛之笔”。

比如上图这张照片,虽然油井没有被拍摄出动感,但是,摄影师巧妙地利用了藏在云彩当中的夕阳,让油井吊起来一轮红日。

摄影要实打实地出去拍!

摄影要活学活用!

摄影要举一反三!

侍墨姑娘,用13张照片,详细讲述了拍摄风车、水车、油井的摄影技巧,你都学会了吗?

您要是看懂了却没学会,可以先收藏、再转发;

等到您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按照侍墨姑娘的这篇文章,照样拍就可以啦!

另外,不要忘记给我点赞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jz/1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