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部中央银行与金融危机的400年极简
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本文转自:文汇网 这是一部中央银行与金融危机的年极简史。 现代金融的主角是中央银行。四百年来,中央银行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兰银行,再到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这只逐渐显形的“货币之手”制造与救赎了数次金融危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追问: 金融危机如何形成?如何避免下一次?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谁来监管市场监管者?数字金融时代,我们如何在金融的历史舞台上和谐“共舞”? 青年经济学者徐瑾立足于金融常识,通过一系列财经事件和人物,描绘了17世纪以来的中央银行和经济发展的交融互动。这种纵横交错离不开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从中亦可一窥金融历史的进化之旅,甚至国家文明兴衰失败的暗涌脉络。她以其宏大的视野、细腻的笔触带我们穿梭于四百年金融史中,感受真实世界经济的律动,解读金融的本质。 《货币王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精装) 徐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年7月版 数字货币,颠覆还是继承 提到央行,很多人想到的是发行货币。实际上,从此前篇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行是最近三四百年才有的产物。而货币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 从金银到贝壳,从胡椒到香烟,货币以各种形式存在。从贝宝之类的电子支付凭证开始,新货币能否取代旧货币的争论就开始不断涌起。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更是一度成为不少传统银行家的时髦话语,比特币(Bitcoin)、天秤币(Libra)、Diem等加密货币,更是被看作货币的未来。 比特币狂潮 在各路媒体渲染之下,关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几乎无人不知。那么,比特币到底是什么?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传说中的发明人叫中本聪,年出生,日裔美国人,爱好收集火车模型,但或许此人根本就不存在。比特币价格近来不断走高,年底突破美元;在年,比特币价格超过一盎司的黄金,具有标志性意义。到了年,比特币从最低美元,到最高美元,价格相差十倍,还是一样的过山车行情。到年初,更是一开年就超越5万美元。伴随比特币热潮的是对现存的主流货币体系带来的挑战。比特币粉丝并不甘心仅仅赚钱,对他们而言,比特币革命的意义,或许更加深远。作为最新潮流的引领者,借助时代变化与技术话语,比特币看起来与过去的替代货币如此不同,但是究其本质,真的不一样么? 几年前,在比特币刚兴起的时候,我曾参加过一个会议。会议邀请了一位比特币行家来主讲。他演讲之后,一个日本听众表达了担忧,如果世界上比特币都归一个人,那么怎么办?演讲者反问一句,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存在所有黄金都归一个人的情况呢? 回顾历史,好像并没有一个人独占全部黄金甚至垄断多数黄金的情况。这一对话提醒了我,最时尚的比特币与最古老的黄金之间,相似性其实大于大家的设想。 以比特币为例,数字货币强调去中心化,而黄金发行也不依赖于中央银行,由于天然存在,其采集存在于世界各地。比特币强调匿名性,其实黄金一直是各种交易的中介。到了现代,现钞(例如美元)也有了类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黄金和比特币都强调其有限性,甚至中国历史上的白银,都需要不同形式的“采 矿”,并不能简单“印”出来,更不是今天敲击几下键盘就可以完成的。 回到大家自一开始就不断追问的问题,什么才算货币?比特币到底算不算?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储前主席那拉亚纳·科切拉科塔(NarayanaKocherlakota)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论文《货币是记忆》(MoneyIsMemory)。其中,他比较货币和记忆的特性,记忆是指与过去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全部历史知识,而货币是没有进入生产与使用而又固定供应的对象,二者的分配和使用接近。因此,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钱相当于是一个原始的记忆形式。这就进而引发一个推论,货币是不是就类似一个中央记账系统呢? 加密货币和现代货币最大不同 数字货币和现代货币,有何不同?有人认为是匿名性,有人认为是去中心化,更多玩家解读为对抗央行的印钞。不过,从上面的比较来看,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与黄金甚至坚挺的纸币存在隐蔽的相似性。如果货币仅仅是记账系统,那么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看起来似乎和现存货币区别不大。 但深入一步思考,却有了新想法。在金融危机中声名重振的美国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有一句俏皮话:“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货币,但问题在于其是否能被人接受。”这就回到一个根本问题,货币为何被接受?这句话道出货币的本质在于信用,甚至在于债务,而货币之所以被创造,关键在于其可以被接受。 目前,数字货币看起来没有它自身的中央银行,这是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wh/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对话徐明星面对一切质疑我对人性的估计远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