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自己成为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郁金香阳
◆◆◆ 误诊 我抑郁的原因里有遗传因素。父亲就有点抑郁,叔叔、伯父、小姑精神都不太正常。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自己性格的原因。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 高考那年,考得不错,多分,华中科技大学,却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自己认为也不能适应社会,对好多事情存怀疑态度,总觉得有问题,莫名地担忧未来,出现了焦虑情绪。 当时不自知,直到后来大学毕业后,年严重了,才去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看医生,拿了药,利培酮,吃完后果然有效,情绪稳定下来,自以为好了,擅自把药停了,结果又严重了,再次吃药,不得已休学半年。 第一次是抑郁症,因为没及时就医病得厉害了,有被迫害妄想,被误诊为精分,其实不是。 年,我和前妻恋爱结婚,她是一个大学教师。年一直都很好,年中间出现抑郁的时候,因为无法正常上班老往家里跑,她觉得我不求上进,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最后和平分手。两次工作都是遇到压力,落荒而逃 年中间,好了一段时间,出现了躁狂发作,才被诊断为典型的二型双相。中间反反复复发作几次。年,因工作压力大,引发躁狂,吃奥氮平吃多了,转为抑郁症。中间曾经有两次面对工作压力,落荒而逃。年底,一直都在抑郁,换了碳酸锂,却是在用茶水服药,没有什么效果,再次诱发躁狂,医院住院一个多月,现在慢慢在转变,恢复得很好。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如今,我觉得不吃药也可以了,只要心态变了,世界会豁然开朗,但是医生不让,父母也不放心。为了我,父母都不知道流了多少泪,受了多少苦,所以,我不敢轻易冒这个风险。只要我的病情稳定,我宁愿一直吃药。 工作期间,很多次,我抑郁一来就逃回宿舍,父母就跑去武汉找我。我却故意把手机关掉,一个人吃了多片药,却偏偏死不掉……这样反反复复很多次。 父母是最后的港湾,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哪怕是万念俱灰,只要考虑父母在,就不要放弃。你就可以回家躲一段时间,中间只要有变化,病就可能好转起来。很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坚持运动。最近几年,每天走一个小时的路,除了夏天太热的时候不走,春秋和冬季一直都在坚持。睡眠要保证,饮食也要注意:尽量不吃发物,不吃辛辣的,烟茶酒都不沾,控制压力,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好都会有风险。 大学毕业前,不喜欢看书,实际上,是当时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后来,在别人的引导下,开始认真读书:历史、文学、哲学、国学,佛学……都对我有作用。有时候,书里的一两句话,就能改变头脑里的很多东西。 万物唯心造,有抑郁的人,一定要改变认知。不改变认知的话,面对现实里的困惑,内心会很纠结。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世间所有事情不必外求,都在自己心里,不是世界如何人便如何,而是人如何,世界便如何。 制定目标 我这人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喜欢自由,不喜欢别人要求我催我做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会真心去做,而且做得很好。我的生活宗旨就是,简单,快乐。 我有两个目标,第一实现经济独立,重新组建家庭,养活家人,如今,在卖土特产;第二,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一些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快乐,这个是长期目标,有点大,有点难度。 让别人快乐,我想一开始先从父母做起。父母的性格不一样,老指责我,容易生气。通过看书学习,我知道沟通很重要,讲话要有艺术,要有幽默感,同样的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否则,欲速则不达。 改变性格是有可能的 不能否认,我的抑郁症跟我的原生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父母的高期待和严苛要求让我没有什么归属感,但是我知道,对于父母,不能抱怨指责,只能接受他们真实的样子,自己努力学习,努力改变自己,从而改变这种家庭教育的复制模式。 往往在严苛或虐待处境下存活的小孩很可能发展出大量资源,内在的力量和信心,可是家长并不理解或欣赏这些力量。所以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相信我们拥有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去成长、自愈和学习。我们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萨提亚女士曾说,任何时候改变都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改变有限,我们的内在改变还是有可能的。改变我们错误的信念系统,就是在改命。 我们的确错过了一些关键期,但修补还是有可能的。话说回来,人生就是缝缝补补、补补缝缝,这样才有意思。若一出生就完美了看起来还蛮无聊的。正因为生命多了一些残缺,它才变得更有味道。 自我疗愈,做自己内在的父母 我们可以在自己内在做一个决定:把过去期待父母对我说的话,变成内在的父母说给自己听。创造自己想要的父母,让他们跟自己在一起。 假设你的爱人埋怨你,孩子也不理解你,这时候内在的法官又出来了:"你看你,什么都做不好,工作搞不定,家里也搞不定!"当这个声音出来的时候,马上开启一个新的频道,使用妈妈过去说话温柔的语音语调,然后加上你喜欢她对你说的话:"宝贝,妈妈知道你受伤了,过来,让妈妈抱抱、拍拍。" 然后你就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有人在保护你。我可以向内在的父母去承认我的痛苦,然后尝试接纳这些人性的部分,最终去改变当前不再恰当的行为。 如果我们不去跟内在的父母和解,就很难去真正的爱自己。我们往往把父母的角色印刻在自己的头脑和内在,把他变成一个角色来管理自己。过去我们对自己角色认知是父母帮我们树立的。父母常告知我们:你要变得更好,变得更高,要把自己不好的部分隐藏,踩在脚底下,要么放在一个黑黑的仓库里。但是那个被隐藏的部分总会有办法、想办法让自己出来被我们看到。当这个部分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自己不仅卡在情绪里,还卡在过去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里。 一个人在满了25周岁之后就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这个是成长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来自于父母,但是到了25周岁之后我们的心智足以支持我们成为一个成人,这时候就可以做一个决定"我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 当我内在有指责的声音"我不够好"出现时,就加入过去期待父母说的话,当然了我们可以使用原来父母的声音。原来父母是这么说的:"你怎么这么笨,做的这么不好!"现在可以换成:"宝贝,你已经做的可以了,休息一下会做的更好。" 过去我也有很大的痛苦,但是现在,我可以停止伤害自己,而学习如何爱自己,为自己内在的情绪、期待、渴望负责任,同时成为自己“内在的父母”,把那些负面情绪处理掉而不是向现实父母索取。 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我们不思进取的挡箭牌;愿你自己成为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 因此,康复故事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 如果你也想分享康复经验,也可以跟小编联系; 渡人渡己,加小编(白):zhuyiwei(注:郁金香) 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打赏郁金香阳光会; 小小的公益付出,我们会做的更好。 查看各地郁金香阳光会,加时备注:郁金香 ◆◆◆ 我们在你身边 海豚- 希望24抑郁-2 郁金香阳光会理事成员 郁金香阳光会创始人:爱咪 53 郁金香阳光会执行会长、郁金香基金常务理事长 宋建平(拓展运营、危机干预、心理辅导) 联系: 何季颖(培训发展、志愿者管理、康复活动) 联系: 刘隽(媒体联络、心理辅导) 联系:ha 马永春(专家团队、康复监测) 高政(业务指导、运营管理) 郁金香核心干事 李丰群(郁金香电台台长) 联系: 夏祯干(外联活动、心理辅导) 联系: 朱益伟(小白,技术支持、品牌推广、财务管理) 联系: 楼月娥(全国分会巡视员、心理辅导) 联系: 殷炳莲(涵香,郁金香采编记者) 联系: 郁金香各城市分会会长 浙江 杭州郁金香:何季颖 联系: 绍兴郁金香:楼月娥 联系: 义乌郁金香:王勇强 联系: 台州郁金香:胡威 联系: 宁波宁海郁金香:张安萍 联系: 绍兴嵊州郁金香:吕建英 联系:13 宁波郁金香:林哲 联系: 上海 上海郁金香:粟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wh/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郁金香的拍摄小口诀及拍摄技巧
- 下一篇文章: 红掌红掌生长习性和养护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