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郁金香效应rdquo并
郁金香效应也叫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金融泡沫事件。人们疯狂的购买郁金香,不是看中其价值,而是为了高价转手给其他买家,进而获取利益。 这种盲目的做法在金融学学还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博傻理论”。人们都不认为自己是最傻的那个,但当潮水褪去的时候,总有一批傻瓜被裸露在沙滩上。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当时的人真的傻,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当时的人真的是傻吗?其实不然。 如果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那样的环境中,你真的能避免入局吗?看到身边的人几天资产就翻番,你还会安心的工作吗? 时代在发展,但很多历史故事却在不断重复的上演,只是更换了演员、换了剧情。 让我们看看身边都有哪些郁金香? 1、比特币 比特币价格从几美分到破万美元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入局了,但真正赚到钱的人有多少呢? 而且这个局有了新的特点,具有循环可操作性,暴涨之后暴跌,然后又开始新的一局。而且随着金融工具的丰富,人们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殊不知工具只是庄家赚取散户的工具。 难道玩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其实人们玩一段时间后,都清楚了其中原理,但很多还是不想收手。为什么呢?说白了,“博傻理论”的本质就是人们的侥幸心理。永远不认为自己是接盘的那个,不到黄河心不死。多少人因控制不住仓位,甚至借贷补仓,在一次爆仓出局后,变得负债累累。 现在“币圈”的新币层出不穷,那些聪明的投资者是在早期挖币屯币,当开始交易后,马上套现走人。他们不指望交易赚取差价,不对真实价值抱一丝幻想,这样的人会稳赚一笔。 而想通过低买高卖或做空等赚钱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有赚有赔,赚少赔多。 希望人们能认清这种新型的“郁金香”,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被其打扰。 2、限量鞋 不知何时起,炒鞋火起来了。一双发行价几百的鞋,市场价动辄几千甚至过万,价格几倍甚至数十倍的翻。 “不要问,问就是热爱,冲就完事了”。这是“鞋圈”的鲜明写照,人们已经变得疯狂。不知多少90后已入局,多少赚得盆满钵满,又有多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个圈子的标的物具有的特点就是“稀缺”,因为物以稀为贵,稀缺才会有炒作价值。 坎耶韦斯特曾经为了亲民,希望“人人有鞋穿”,对其限量鞋进行了补货,不料转眼就变得无人问津。所以投放过多,就不具备炒作价值,最终只会归于平静。 发行商要进行饥饿营销,首先要考虑如何做到鞋子的稀缺,如何做到普通人很难买到,如何为其购买制造种种困难。试想以现在的生产力,多生产几双鞋有难度吗? 鞋子限量发售要进行抽签购买,这些购买者多是黄牛,他们从专卖店出来后,马上就会有人来收鞋,加价百分之几十直接出手走人,稳赚不赔。 这些收购者会再加价把鞋子卖出去,卖给谁呢?最初是卖给最终的使用者,就是买来穿的人。但这些人毕竟数量有限。所以他们培养了一批“傻子”,作为接盘侠。 而这批“傻子”在发现他们的鞋子很难卖出后,或者止损退出,或是负债破产不得不退出。还有一些就是想办法培养新的“傻子”,去接他们的盘。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资本的介入,提供了贷款买鞋、杠杆比例等工具,更会把接盘的人置于无法翻身的境地。许多人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生活无法维系,后悔已然太晚。 3、滴水滚珠局 以字画为例,说说庄家是怎么布局的。 首先找市面上知名大师,必须是已故的,这样能确保标的物稀缺,且有不可再生性。 这里要说一个现象,很多艺术大师,生前名气并不大,还有很多曾穷困潦倒,反而在去世后,其作品逐渐受到大家追捧,令人们唏嘘不已。其实当你看懂了这个行业,就不必为大师感到惋惜,因为只要他们活着,就永无出头之日。 第二步是收集筹码,当市场并未重视的时候,筹码是相对便宜的。 第三步是散步利好消息,庄家开始找各类拍卖行拍卖,反正自买自卖,成本就是交易的佣金。这一点和股市中那些财经节目主持人给企业背书类似,都是为了炒高价格。 最后一步,大时代画作价格不断攀升后,开始把囤积的字画进行拍卖,此时谁再入局购买,就是最后的接盘侠。 当然没人愿意做接盘侠,所以他们可能还会找更傻的接盘侠。 总结:我们分析郁金香、比特币、限量鞋、名人字画,发现这些圈子就是一场游戏,永远赚钱的是那些规则制定者,上游的参与者也可以分一杯羹,越往下游走,越难赚钱。所以希望大家认清事实,不要做最傻的那个人。 大家身边还有哪些变种的郁金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4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湖少儿郁金香绘画大赛来了,邀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