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被狂热冲昏了头脑。更确切的说,对鲜花的渴望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一朵满足他们所有幻想的郁金香。这种疯狂就像一种疾病,摧毁了不少富有的家庭。——德·布兰维尔,《有利荷兰》,

郁金香狂热,或者成为郁金香泡沫,或者郁金香效应,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郁金香故事来源于17世纪的荷兰。或红或黄或紫的娇艳的郁金香花朵、球根需求猛增、价格飞涨,引起全民竞相购买、最后又灰灰湮灭。

16世纪,郁金香花被人们发现;17世纪的前20多年,郁金香一直为少数人所青睐,植物学家比如克劳修斯,宫廷人员比如皇帝、大臣等。由于历史的、宗教的、经济的等各种原因,郁金香被荷兰人民广为接受,成为普遍交易的商品。但直到年,才进入了疯狂时期。

年,西弗里斯兰省郁金香的价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三株郁金香换回一座房子。这座房子门前竖立着三座郁金香的石头雕塑,后来被改建为天主教堂。这栋建筑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初,但是这里却是郁金香狂热的发源地。换房子的消息流传开不久,又有人用一包球根换得了弗里西亚的一个农舍连带周围的土地。

这些交易令人震惊,因为他都发生在联省一个衰退凋敝的小镇上,这也是有不幸的事要发生的最初征兆。3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把郁金香当钱用,而且还能顶好多钱的情况。

虽然,该地的房价比不上阿姆斯特丹,但是,一处体面的房产起码能卖到荷兰盾左右,而优良的农田则售价更高。这些交易的分量远远超过17世纪20年代的其他交易。

年年底,受欢迎的郁金香价格开始加速上涨,整个年都在持续加速,直到年冬天,有的球根价格一周多就能翻倍。

飞涨的郁金香

郁金香狂热在年12月至年1月达到了最高峰。短短的几周内,人和钱一股脑儿地扎进了郁金香交易。人们纷纷投资球根,需求急剧增长将价格不断推向新高。有那么很短的一段时间,所有人都挣钱了,所以又吸引了更多的新手加入了贸易的大军。“总司令”由15荷兰盾涨到荷兰盾;黄色系的“莱顿的红与黄”价格增长了11倍,由45涨至荷兰盾;“大元帅”更从95荷兰盾暴涨至荷兰盾。还有一种上上等的郁金香,也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将军中的将军”,豪达,从涨到荷兰盾。

最著名的郁金香“永远的奥古斯都”年球根的价格是5荷兰盾,到了年1月则涨到00荷兰盾,令人咂舌。整个荷兰共和国也就只有十几个人付得起这么高的价格。这笔钱足够解决一个家庭半辈子的衣食住行;或者能够买下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运河边上最豪华的房子,还连带马车房和80英尺的花园。而当时阿姆斯特丹的房产并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便宜。

靠鲜花赚钱成为稳赚不赔的生意,没有听说过赔钱的事情,只有赚钱的故事。

有一个人用一块地皮换回了六株郁金香;

有一个男人太痴迷郁金香,结果他的未婚妻改嫁他人。

有一个富商买到一个珍贵稀有的红色系郁金香球根。他把球根放到库房的一个柜台上,可一转眼之间就消失了。原来被一个常年在航行中的水手顺手拿走,当成洋葱给吃了。当这个富商在码头找到水手时,球根已经被吃得只剩一小块了。愤怒的商人把水手送进了监狱。

一个英国旅行家,对郁金香一无所知。他在富有的荷兰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温室里有个球根,于是就用折叠小刀把球根切开了。而这个球根确实高贵的司令球根,一种红色系郁金香,花瓣上有粗直的血红色条纹,价格不低于荷兰盾。这个英国人也因此被判赔偿损失。

疯狂的球根:风中的交易

从年秋天开始,球根贸易发生而来本质变化。花商们不再满足于出售他们实际拥有的郁金香,而是开始销售还长在土中的郁金香。人们交易的凭证变成了期票------其实就是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被卖出的郁金香的情况,至于球根挖出的时间和提货时间等则一概没有。花田里每个球根边上会插上个牌子,写明郁金香的品种、重量和买家。这种交易方式创新打破了时空交易上的限制,全年都可以交易;但是潜在风险很大。

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原本固守的道德观念被抛诸脑后。明知自己不可能实现交付,却还是把所谓的郁金香卖给没有现金可支付或是本来也不打算种植的买家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买卖的不是实物,而是几个月之后才能实现交付的球根。类似于今天的期货市场。卖空买空的投机让利润几百倍地上升。

年秋天,成千上万的人倾尽所有存款、押上全部财产,只为了加入喧嚣躁动的球根交易。

郁金香狂热的顶峰标志是年2月5日的拍卖会。一个球根叫价荷兰盾,然后,然后,然后上千。有四个卖出了单价0荷兰盾的高价。

荷兰人将郁金香狂热的这一阶段称为“风中的交易”。

价格参考坐标:

5荷兰盾,年球根的最高价

荷兰盾,17世纪30年代,一个成功商人的正常收入。

1荷兰盾,17世纪30年代,一个普通商人正常的收入

荷兰盾,年,花卉学家克劳修斯在莱顿大学一年的工资;

13荷兰盾,年,可购买一吨鲱鱼

郁金香狂热的时间:-年郁金香狂热

科斯特花了荷兰盾购买了一些郁金香球根后,遭遇狂跌,只支付了荷兰盾的定金,无力支付荷兰盾的尾款。

几天之内,郁金香的价格狂跌至原来的1/10甚至更低。年2月底,荷兰曾经最富有的人们(至少从账面上看)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在那样一个战乱不断、物资稀缺的年代,人们怎么会为郁金香这种毫无意义的事物而疯狂?交易的对象又为什么偏偏是郁金香,而不是其他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商品?

经历过郁金香狂热的人后来也觉得无法理解狂热有何而来。在狂热过去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找不到什么适当的关于这段历史的档案材料。

奥斯曼帝国也发生过郁金香狂热。奥斯曼帝国的人们不是将郁金香当做观赏花卉,而是视其为圣物。苏丹王族只把他们种植在宫殿神圣腹地的秘密花园里,专供帝王赏玩,更加偏重于文化和艺术层面。而荷兰郁金香狂热则更偏重于金融层面。

郁金香狂热的原因是多方面,存在滋生的丰厚土壤,既有文化、宗教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原因。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并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即使身处其中的荷兰人至今也没有完全明白。如果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利润的追逐是郁金香狂热的重要原因。

郁金香狂热至少有几个条件,直至催生了期货市场,让投机无处不在。投机,导致由交易看得见摸得着的郁金香逐步走向交易那些虚无缥缈、上不存在的郁金香。

第一,供不应求是狂热的第一个条件。一个新品种的培育很费时间;由培育到种植到开花需要2-3年的时间,而且数量极少。如果一个种植者发现一个新品种,就算一切顺利,第二年最多有两个球根,第三年4个,第四年8个,第五年16个。显而易见,一种新的郁金香品种要想有一定数量规模,没有十几年是不可能的。而当时人的寿命平均40岁。

第二,富裕的经济。当时,战后的荷兰经济恢复正常,年开始经济发展超出以往任何时期;另外,在与东印度等海外贸易的过程中,荷兰人积累的大量的财富,手中有了闲钱。

第三,劳动力短缺。-年间荷兰爆发了黑死病瘟疫,导致劳动力短缺,进而劳动力工资大幅度提高。

第四,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是助推器。培育、养植的困难导致周期太长,而人们需求又很旺盛,于是产生了期货交易,成为投机的合法平台。

金融工具虽然为交易带来的便利,极大地推动市场活力,但是,毫无疑问,它也让平稳的实物交易走向虚拟化,为经济泡沫提供了温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