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荷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旅游达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奶牛、风车和郁金香;文艺青年会说,是梵高和他的《向日葵》;体育达人可能会告诉你,是所向披靡的无冕之王“橙衣军团”;至于LGBT友好人士和社会学者则会告诉你,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作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人们对于荷兰的理解,普遍停留在景色优美、经济繁荣、民众教育水平高、公共机构健全等认识上;但除此之外,对于荷兰本土的电影事业,似乎知之甚少。尽管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类似,荷兰本土的电影市场长期都被好莱坞电影所占据,但其实荷兰的本土电影,以及它对世界影坛做出的贡献,仍然是当今全球电影版图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周五,有一部名叫《指挥家》的荷兰电影登陆国内。这部年的荷兰电影由本土知名女导演玛利亚·彼特斯执导,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历史上首位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乐梦想,在以男性作为主导的音乐行业里不断自我突破,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本片在IMDb上评分7.3,豆瓣上也有7.4分的不错成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女性佳作。借着《指挥家》的公映,我们这次也来聊一聊关于荷兰电影的种种。比如,荷兰电影在历史上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荷兰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地位究竟如何?以及,中国和荷兰两国之间又有哪些电影方面的文化交流呢?这些问题,在下面的文章里都能找到答案。纪录片产业繁荣,故事片相对薄弱如果要给荷兰贴一张电影名片的话,那么它当之无愧可以获得“纪录片之国”的美誉。和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荷兰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剧情片的制作。年,荷兰诞生了第一部纪录电影《国王一家》;年,荷兰拍摄了短故事片《长裤汉遇险记》。直到年,荷兰有了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一些纪录片和短剧情片。不过到了20年代后,由于海外影片的大量引进,本土电影终究不敌引进片,这家制片厂也在年关闭。由于先天性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约束,以及本地资源的影响,荷兰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和其他制片条件发达的国家进行合拍片的制作,但是荷兰本土电影始终发展缓慢,质量落后。事实上,荷兰本土影片的制作之所以成绩不佳,很大程度上还有很重要的主观原因。一方面,制片人不敢拍摄成本较大的故事片;另一方面,制片工作的时断时续也阻碍了技术工作者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在这个时期,国内的纪录片却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尤其是像尤里斯·伊文思这样的纪录片大师的出现。年,以他为首的一批电影进步青年组成了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宣传世界进步的电影艺术,放映国外的先锋优秀电影。而他本人的《桥》()、《雨》()、《须德海》()等影片不仅让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1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