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ipFever关于郁金香爱情与
金钱这东西,时而神圣,时而成了“人尽可夫的娼妇” ——《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 这次我们来聊一部电影与一种花。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很美的故事。 电影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当时荷兰的大背景:“炒卖”郁金香。把郁金香像股票一样炒卖,玩博傻的游戏。而且简直就是现代股票的缩影。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富翁“买”了个年轻的姑娘,却一直没有孩子。他找了个小画家给夫妻俩画画,结果小画家却和小妻子私通,甚至设局私奔。这两个如何交织起来,关键就是欲望。故事背景是十七世纪的郁金香经济泡沫时期,荷兰人对郁金香可谓达到了狂热程度。嫁给老商人的寂寞少妇和画家相爱,这套路算不上新鲜,但好在画面足够精致、服装足够复古、肉体足够美好。 郁金香球茎拍卖场的桥段反倒很吸引人,那沸腾的小酒馆,卖鱼的、画画的、海员等等各路牛鬼蛇神举着不知转手了几波的票据嘶着嗓子竞价,一夜暴富者醉宿的迷离,新入场者对财富的渴望,被晃动的长镜头体现得恰到好处。郁金香交易在肮脏的酒馆,可是球茎被保存在圣洁的修道院,这一对比正印证了莎士比亚对金钱的态度:金钱这东西,时而神圣,时而成了“人尽可夫的娼妇”(《雅典的泰门》)。 富翁突发奇想找了个画家,为自己和妻子画像。很明显那是退而求其次,他害怕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活着的证据,没有孩子,也得留下画像。可是,年轻的妻子和年轻的画家被彼此吸引,坠入爱河。男主,典型的文艺青年,怀才不遇、玩世不恭、风流倜傥;女主,在修道院长大,知书达理,可以说从小就接受了正统的教育。 看着看着,你就能从电影中找到越来越重的莎士比亚感。比如靠误会巧合编织剧情,少妇假借女仆的行装去幽会画家,被女仆情郎误认为爱人变心,远走他乡。再比如出走又回归的桥段,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影片中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女主因为从小在修道院长大,起初她能接受的仅仅是传教士式,而且要关灯,然而慢慢地不仅点了灯,并且用了女上式,这也说明了其内心的急切心理,以及逐步掌握了主动。 影片的阵容是一流的、美工在我眼里也是过硬的,但剧情却成了硬伤。故事的起承转合仍有斧凿痕迹,且有大概是文学改编作品的通病---人物心理刻画,令心态转变过于突兀,显得人物内心戏不够深刻细腻。 不过,有这么美好的肉体,我认了。 如果说玫瑰是热烈的话,那郁金香就是婉约。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灿烂春日里,AboutFlowers为大家带来了多款充满了柔美,极具线条感的tulipbouquet,连我们自己都被美到了! #A款¥ #B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2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到窒息南阳市区这片低调的郁金香花海惊
- 下一篇文章: 郁金香牡丹园关于郁金香的冷知识,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