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价暴涨和中美
在中国,房价问题有一个铁律:越调控越暴涨。 刚刚进入5月,全国各地发布的调控政策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个。仅4月份一个月,全国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合计就多达33次,25个城市与部门发布调控政策,其中海南、北京、杭州等城市发布了多次房地产相关新政策。 为何要如此恐慌式的密集调控呢?因为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正在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方式来对抗经济规律。 这样对抗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失败,房地产的崩溃将直接导致中国泡沫经济的崩溃;一旦成功,全人类的经济学教材都将重新改写,包括《资本论》。 (一)我们如何走到目前的境地的呢?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种命悬一线、无法自拔的境地的呢? 因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定律: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债务问题。从宏观来看,债务问题体现在国民经济的三大部门:政府、企业、居民。其中,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债务和杠杆率多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处于高危崩溃的边缘。正是为了降低这两个部门的债务和杠杆率,才出现了上一波的加杠杆和现在这一波去杠杆的迫切需要。加谁的杠杆?加居民的杠杆。去谁的杠杆?去政府和国企的杠杆。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债务转移过程,实现方式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其他国家无法复制): 拉高房地产,政府涨地价,国企控盘---银行定向放水,居民贷款,居民债务和杠杆率增加---抬高房价,棚改货币化,实施政策组合拳---天量资vsk入房地产,套入后宣布5年限售令,冻结流动性---政府和国企完成去杠杆任务,楼市流通盘消失,百万亿资金被锁定---货币超发问题被进一步拖缓。 为什么会提到货币超发问题呢?这又涉及到了汇率和房价的经典问题: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几乎决定了失去汇率和房价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保汇率还是保房价这个经典问题就变成了既要...又要...的特色问题。 很明显,通过印钞票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委内瑞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外汇储备是汇率的基础,也是人民币的货币之锚。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只有外汇管制。然而,在~的人民币贬值、资金外逃狂潮中,中国的外汇储备从4万亿跌破了3万亿关口;随后在强力的外汇管制和一波媲美于好莱坞大片式的操作下,才扭转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但这一次的外汇管制,却没有像过去那样成为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6.9回升到了6.25,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只回升了不到亿美元,而且还增加了亿美元的外债,再加上约亿美金的贸易顺差。而目前3.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外债水平已经达到了约1.8万亿,也就是说,实际上能够用的外汇储备也就一万亿。现在,随着美元开启了新一轮的升值周期,人民币汇率也开始了七连跌,刚刚公布的4月份外汇储备比上个月减少了亿美元。在这一波美元的升值过程中,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能维持在6.6以上,那么汇率贬值的预期将再度回来,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弹药可以用了。 一方面,阿根廷的悲剧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房价崩盘,体量庞大的房地产市场却需要百万亿级的资金来维持。然而偏偏在这时, 爆发了。 于是在外贸、投资、内需这三驾马车中,只剩下内需这一条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新闻上天天高喊内需升级的原因。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房地产作为最大的内需,却挤占了几乎全部其他的内需消费空间,这时提升内需几乎成为了提升房地产的代名词。因此,才会出现许多怪诞的情景:博鳌论坛上央行刚刚表示了要进入紧缩周期,但却在10天之后宣布了降准;连kbc6n高层都一再强调了房住不炒,樊纲却提出了六个钱包。 如此矛盾重重的政策背后,不仅仅反映的是 的残酷,还暴露出了更大的风险:经济规律的惩罚,从来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消失。 (二)国家金融命脉:汇、债巨无霸 股、债、汇、房,这四个交易市场是国家金融的命脉。 先说说这其中的房(地产市场)。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房产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其金融交易市场中的,然而,在房产被赋予了金融属性之后,便开始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而在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只有三个国家尝试过这种毁天灭地的巨大能量:世界经济排名前三的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事实上,许多小国也尝试过,但是由于经济体量太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有限。) 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日本消失的二十年,让地球人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堪比灭霸的能量所具有的毁灭能力。而现在,所有人都在担心中国现在的这个超级泡沫,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 股市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点起点论几乎就是加杠杆去库存的备忘录。 只有汇市和债市,才是真正体量极为庞大的巨无霸。 先说汇市,由于外汇市场的开放性(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汇率通常以显式的方式来表示:双方都同意的交换关系),因此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超过了其它所有金融交易的总和。比如,每天全球有价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大约为亿美元,而每天外汇交易量将近6万亿美元。因此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往往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背后,不止是只有中国在悄悄的操作和严防外汇外逃,美国也(一直)在进行更严密更致命的战略部署:当 第一回合制裁中兴成功之后,美国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但是美元指数却不升反降,逼迫人民币被动升值。而在美国贸易代表团来北京谈判的前几天,美元指数却突然转向开始升值。这种看似反常的异常操作手法,其中的战略布局其实从~就早已开始了,汇率和 的深度结合、立体作战,配合美联储的缩表、加息,每一步看似简单平淡的操作,背后其实都暗藏了杀机。 而从 现有的战况来看,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当特朗普打响 第一枪时,举国沸腾,就连商务部的官员和经济学家都在强调大豆、汽车,然而,当美国发出针对中兴的制裁令之后,官员和经济学家几乎都闭嘴了,只剩下民族斗士们继续在沸腾。这时,人们才渐渐领悟到看似整天拉仇恨、天天发推特的总统,其实有着更加精明和长远的战略布局。而通过 中美元指数的战略操控,逼迫人民币汇率先升后降,尤其是现在美元指数的突然提升,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杀伤力,却在举国沸腾的争辩声中被淹没和无视了,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人民币汇率后面即将到来的更大危机。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当美国代表团来中国进行第一回合谈判之后,我们却无法得知谈判的真正内容,只有在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美方提供的内容之后,我们才知道真正的结果其实是谈崩了;随后,媒体才发出了美方开价太高的报道。而第一回合的谈判结果却在显现:开放进口汽车市场、开放保险市场,连一直被禁止的高通-大唐合资案,也被光速通过了。嘴上喊着绝不低头,身体却真的很诚实。 看到评论里有童鞋问到了日本债务的问题,所以还是把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单独出来。 首先来说下日本的债务问题。日本的债务大部分为国内债务,持有人是日本国民,在高福利和超低通胀率的政策环境下,日本人的储蓄率比中国人还要高,因此作为日本国债的主要持有人,日本国民抛售国债挤兑日本政府的可能性极低。同时,日本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海外资产,以及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和强大的工业实力,都为其债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至于美国的国债,就更不用说了,全球第一的国债发行量,却几乎永远不存在债务危机的问题。事实上,在纽约曼哈顿有一个著名的债务钟,实时更新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并显示出每个美国家庭所要负担的数额。 然而,很难想象这样的债务钟会出现在中国,因为它所造成的隐形危机可能会超过债务危机本身。应该说,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简称地方债)危机,是这一波去杠杆的直接导火索。早在年,中国的地方债就已突破24万亿,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德国GDP。而现在,包括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在内,中国债市总量已达到了76.01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的规模已达22.22万亿。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尤其是最近三年,地方政府借由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形成了不少隐性债务,其体量已经超过甚至数倍于显性债务。不断快速膨胀的地方债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年10月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称:“地方政府对其举债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kbc6n实行不救助原则。” 这也是建国以来的首次kbc6n不拖底政策,没有了kbc6n的信用担保,地方政府对卖地经济的依赖进入了更严重的恶性循环。于是近年来各个省市的卖地收入不断攀升,而火爆的卖地收入与黑洞般的地方政府债务相比,却依然显得苍白无力。事实上,从kbc6n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在全国36个省市(港澳台除外)中,仅仅只有6个省市是财政盈余,盈余总额约为3万亿,而其他31个省市的财政亏损总额则突破了5万亿;这其中的财政缺口已高达2万亿。 在长期连续疯长之后,目前的地方债规模已经达到了非常危险的22万亿之巨。年3月财政部在《关于做好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设置了地方债总额天花板,年限额约为21万亿。4月,以新疆为代表的多个省市的PPP项目被叫停。第一枪,似乎已经打响了。 还有一类负债率也颇具深意。在所有一级行业中,负债率第一的是银行,第二的是非银金融,那么负债率第三的行业呢?是房地产。截止年4月,房地产公司的整体负债率已达79%,创下近十三年来新高;其中近2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5%,而万科84%的负债率也创下该公司的历史新高。其实,面对目前已经涨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的高房价,房地产商也很焦灼,尤其是在恒大、万达的海外投资事件之后,在杀猴王骇猴式的强监管之下,资产转移的路径被严重限制。而这些高负债率的人民币资产,面临着随时被清盘的风险。 (三)“冻结”与房产税 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乱象环生,很多奇观甚至可以让《资本论》中有关生产关系、生产资源配置、市场价格等内容统统失效,如果作者能穿越时空到现在,恐怕很多内容都要重写。作者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一定研究过荷兰郁金香的炒作事件,然而,多年前任何一个炒成疯魔的郁金香球茎(当时的一颗名贵郁金香球茎可以换取荷兰任何地区的一栋房产,豪华装修+永久产权),恐怕都不足以让作者理解在今天的北京或上海,人们眼中的欲望和焦虑。你真的觉得可以理解这种程度的生产资源错配? 年,限购、排队、摇号、上调贷款利率、抢人大战等等一连串看似混乱的景象,其实都是在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市场禁入。 这个信号来自于最高层,充满了呵护和善意: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只许进,不许出。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风险经过连续不断的积累,已经变得极不稳定和高度危险。在此,先说一个可以拍成开心麻花式喜剧片的真实“中国地产难民事件”: 年4月22日21点,对于海南乃至整个中国二十年的楼市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海南出台了针对全省的限购条例,号称可以秒杀之前所有调控:非本省户籍五年社保、首付七成、限售五年。瞬间,亿炒房资金被套。同时,海南全省的房产经纪人纷纷准备迁徙去北海和云南,史称中国地产行业难民事件。这个明明要做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的佛罗里达”,却不能自由买卖房子;自由?贸易?不存在的。那确定还能叫国际自由贸易港么?用海南省长的话说就是壮士断腕,用股市专家的话说就是打消流通盘。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海子是谁?几十年来,最让我们关心的,只有房价。而在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已经高达70%以上的今天(一线城市占比已达85%),几乎谁都无法接受房价下跌,负资产是会吃人的,它吃过日本人、吃过香港人,但还没吃过中国大陆人。谁都希望能享受一把“睡后经济”,躺着睡着了就能让房价上涨把钱给赚了。然而,真的是这样么?到底有多少人能赚到这个钱呢? 十六年来,北上广深的房价涨了20倍,但全国的GDP上涨了只有不到7倍。目前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万亿,是GDP的5倍(超过全球平均值的一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2.5倍,是储备货币的15倍,是货币发行的45倍。毫不夸张的说,卖掉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差不多能买下美国。如此高的总市值,一旦有炒房人和早期的投资客套现离场,那么整个房地产立马就会崩溃:万亿总市值,哪怕只有5%的抛售离场,那就是21.5万亿的资金流出,几乎相当于我们所有的外汇储备。这就是新闻中密集出现的字眼,严防金融系统性风险出现。如何严防呢?直接冻结流动性,只许进,不许出。 在股市中,没有卖出去的价格永远都不叫真正的盈利,而房产的套现比股票更难。你确定你能够成为那5%套现离场的吗? 看到评论区里有童鞋提到了房产税和如何保值投资的问题,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先说下房产税,这个一致被评为中国房价的终极大杀器,却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它真的是个大杀器——在杀掉高房价之前,可能连一些人都被杀了。 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韩国。从卢武铉年制定了《综合不动产税法》开始,韩国政府用了5年时间、先后将三位前总统送进了监狱。尽管如此,此举依然引来了富人的愤怒,并最终导致卢武铉的*河蟹*在首都圈被弃。随后,经过李明博*河蟹*路线,直至年的文在寅(曾在卢武铉手下担任青瓦台秘书室长),韩国的执政路线才重回*河蟹*。而文在寅的“8·2房地产新政”,直接规定对第二套房的交易征税至50%,而第三套房的交易可征至60%。如此强悍的房产调控政策,也让韩剧中看似天价的首尔地区房价还不到北京的三分之一。 同样是在东亚,同样是房产调控,但房价下降的却是别人家的房价。那么,如此血腥的房产税或调控政策就真的无法在中国实现么?非也。中国确实出台过一剑封喉的房产税,但那是在66年前——~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夜,当时14%的高额房产税都无法压制房价的暴涨。于是在年,中国国土建设部直接出台了征收房产交易利得税%的核武器,瞬间打爆了爆炒房价的投机商,成功平抑了房价。所以,历史教会了我们,戒急用忍,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四)房地产的金融游戏 对于大家比较郑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哪治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2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听说泾阳郁金香媲美荷兰路线图奉上,就等你
- 下一篇文章: 花卉画画郁金香简笔画绘画教程,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