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愉悦他。

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都带了他们的故事,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的盘子,匍匐地来到他的窗前。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她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泰戈尔

《孩子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如有版权要求,请帮助我们获得授权或要求我们删除

“爸爸,我的眼睛有散光。”

这是小朋友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眼部检查之后,离开北京和爸爸相聚时跟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我,是小朋友妈妈。

一个差点被孩子眼睛高度散光的突然结论打倒的脆弱老母亲;

一个在听说小朋友跟爸爸一见面就报告眼睛有散光这件事情之后心痛得揪了起来的无助妈妈;

一个查遍了有关眼睛散光是否能治愈的文献将知乎类似话题翻了个遍以寻求帮助的悲观行动派。

我这个老母亲自认为对孩子没什么太高要求,因为我自己也就混得soso。

经历了各类生活的教育,逐步在社会大学自学成才,有那么一点点理论基础及风险承担能力。

对孩子的要求也就两点:

一是要身体健康、平安成长;

二是能品行过硬、把握幸福。

但是千算万算,不如天算,生活留给我们的未知实在太多,不服不行。

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如有版权要求,请帮助我们获得授权或要求我们删除

事情是在小朋友入幼儿园体检的时候意外被发现的,意外到天际了。

我自觉孩子全身上下可能长得最漂亮的就是眼睛了。

但是医生却说:

散光度数太高了,度……

他眼睛都已经长成这样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谁也无法确定还能不能长回来……

在医生要求散瞳进一步检查之后,医院的结果不够权威,又找了“某哥”斥巨资挂了个三天之后同仁的号。

结果得到的“权威”结论无异,并要求直接配眼镜,并进行单眼遮挡训练,以“预防弱视”。

听到这么权威的医生,斩钉截铁地说了一个这么权威的结论,我当然也没客气!直接当场泪奔……

我哽咽地寻问医生: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当然后来我发现,这个无力的问题你就算是问破了嗓子也不会有人来理你……)。

医生说具体也说不好,可能是“遗传”。

很好,一说“遗传”,我就泪更奔了。

小朋友爸爸眼睛好到不行,矛头直指我胡乱狂躁的小心脏(当然,也有说法讲隔代遗传的,不懂不知不重要了……)。

我在求助的过程中受到过很多的打击,甚至是警告。

类似于“散光不好办”这类的无情又理性的结论描述就不用提了。

更有亲切的警告,比如“郑重地提醒你们,要是不佩戴眼镜,小心弱视啊”……

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怀孕的时候有哪个细节做错了。

吃辣了?

伤心了?

辐射了?

洗澡水太热了?

贫血了?

缺乏维生素了?

吃太甜了?

吃转基因食品了?

吸霾了?

美剧看太多了?……

总之思考了很多,于是我反应过度了。

是的,又反应过度了。

我又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一个错误,且这次的一切,孩子都看在了眼里,看进了心里。

我在无意中向他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妈妈觉得我的眼睛有问题,因为检查完医生也这么说;

看来这次问题有点严重,因为妈妈哭了,哭得很厉害;

妈妈不让我看手机、IPAD和电视了,可能得等眼睛好了才能再看了……”

事实是没错,但是背后的意义被夸大了,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毫无疑问提高了事件严重性。

所以,才有了这个不到四岁的小朋友一见到爸爸第一句话就讲了眼睛散光这回事。

我们觉得是无意间的一句话,足以证明在孩子心里,这事儿有多么天大。

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如有版权要求,请帮助我们获得授权或要求我们删除

回想孩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不管是我,还是姥姥姥爷,从来没在他面前提起来过他的眼睛有散光之类的确切说法。

当然,除了他作为当事人从医生和我们的谈话中听到的只言片语之外。

这是他唯一获取这个信息的途径。

其他,全部来自于“察言观色”。

我又一次后悔,或许不该在孩子面前,展现那么那么脆弱的情绪。

孩子与孩子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天真到没心没肺,能吃能睡心又大;

有的孩子,细腻暖心又敏感,察言观色主动道歉。

而我们家孩子,说吃能吃,说睡也能睡,从小省心到大。

只是不到一岁听“世上只有妈妈好“就会哭;

见到我不说话会问”妈妈你是不是伤心了“;

梦里会喊想念的爸爸还会哭;

有时候听到美妙的音乐还会专门“留给我”,说妈妈你听到这个音乐一定会笑的……

后来经朋友介绍了一个眼科世家的大胖大夫。

在大胖大夫又一翻检查之后,旁敲侧击地向我朋友暗示:我看孩子没啥问题,就是妈妈哭哭唧唧的……

当然,看完孩子眼睛之后,又约了个时间请他帮我检查眼睛。

因为人家大夫觉得我这做过近视手术近10年的眼睛问题貌似更大。

也好也好,如果说非得有个眼睛有问题的,我宁愿是我。

于是,被大胖叔叔成功转移注意力的小朋友开心了。

他跟我们说:你们看,我就说我的眼睛没问题吧……

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如有版权要求,请帮助我们获得授权或要求我们删除

我们都以为,孩子不会觉察太多的不对劲,但他们真的,懂得不能再多……

每一丝情绪的传递,

你在他面前所说的每一个字背后倾吐出来的含义,

你的小动作、小眼神,你袒露的真诚的或刻意的笑,

他们似乎都会小心翼翼地咀嚼。

看似不经意,实则像个小精灵一般无所不知。

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我的小时候察言观色时的心理活动。

每次在爸爸妈妈回来的那一刻,我要先看看他们的眼睛。

然后再来决定自己是来个撒丫子欢腾的PlanA,

还是来个乖乖女小心翼翼的PlanB。

一个小朋友哪里会什么读心术,哪里会计算嘴角上扬的角度以判断别人是否强装,这一切说不清道不明。

但是不管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小时候就是知道了。

谁是开心的,谁又难过了。

爸妈开心时有开心时的对策,难过了我就得压抑好动不惹祸学乖点。

这或许是生存使然,天性。

在我当了妈妈之后,我得承认自己实在不够强大。

我们也需要消化自己的情绪,真的无法再防备更多。

只好跟孩子像做朋友一般,聊聊心事,聊聊问题,聊聊我们期望的或不可战胜的一切。

因为伪装实在太累,演技不好像我这样还容易整段垮掉。我们还是真实一点来得更轻松。

但是真实不代表放纵,当被生活欺骗了的时候,我们总不至于还在地上撒泼打滚儿吧?

我们都被欺骗了30多年了,能不能比一个3岁多的孩子有点长进?

我们的成熟就在于,会去学会接受,学会在无奈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说服自己跟生活和解,不可憎恨和排斥,要尽一切努力去爱她建设她。

然后再把自己建立起来的积极王国,真实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这当然不容易的,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那么高,在职场本就一身疲乏了……社会角色压成了一座山。

我有很多次回家都是站在门口如念经一般给自己做好了心里疏导才敲门进屋的。

那个咧嘴笑的宝妈每天都像偶像一般浮现在我眼前一千万遍。

后来我成长了,我对小朋友说,你是幸运的。

你拥有一种美妙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既可以让你在长大之后通过先进的医疗方法,看到一个正常人可以看到的清晰世界;

也可以让你就在现在,去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东西。

细腻敏感的内心也好,散光重影的视力也好,都算是一种馈赠吧。

再后来,我觉得自己也蛮重要,不能有“代替孩子受罪拼命糟践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应该也会爱上一个健康美丽,能陪他说故事,还能陪他聊心事的妈妈吧。

如果我笑了,或许孩子也会笑。

孩子笑了,我就更会笑了。

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们也不断擦亮眼睛,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总结汇编的知识点详见下篇,敬请期待……)

长按识别







































白癜风需要忌口吗
白癜风需要怎么确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