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白金丸,出自宋·《普济本事方》。本方又名“矾郁丸”“白玉化痰丸”“癫痫白金丸”。功效消痰燥湿,清心安神,行气解郁。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精神分裂症,心律失常,乳蛾肿痛,痈疽、发背等外科疮疡,肺痈,癫狂、癫痫、中风痰厥、胆囊炎、胆石症、消渴症、肥胖症、肾炎、红眼病、妇人白带、崩漏、子宫下垂、脂溢性脱发、迁延性和慢性肝炎、顽固性不寐、癔病等证属痰浊中阻或上扰清窍的病症。

方歌白金丸子治癫狂,心窍痰迷恶血戕,七两郁金川出者,明矾三两合成方

组成白矾三两(90克),郁金七两(10克)(须四川蝉腹者为真)。

用法上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温汤送下;现代用法,每服3~6克,每日次

功效消痰燥湿,清心安神,行气解郁

主治痰阻心窍,癫狂烦躁。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苔白,脉弦数

方解

癫痫病相当于中医的“癎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元神失控,导致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以突然意识丧失,甚至跌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强直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成人为临床表现。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不同症状,或兼而有之。

大多数病人的癫痛(发作)是由脑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癫痫,目前原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发病年龄多为5岁前后和青春期。本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一般来说,原发性癫痫如用药及时、规则,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否则,易使癫痫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癫痫属中医“痈证”范畴。

癫痛的病因可分为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孕妇失其调养(母体突受惊恐)和胎儿发育不全为先天原因:后天原因为七情失调,脑部外伤,以及六淫外邪侵袭,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其他病之后可致脏腑受损发为痛证。

病理变化为母体突受惊恐,一则导致气机逆乱,一则导致精伤而肾亏,所谓“恐则精却”,使胎儿发育产生异常,出生后发生辅证,此为先天因素所致。后天因素所致痫证主要由于惊恐和饮食失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进而损伤脏腑,如肝肾受损,可使肝肾阴亏,生热生风,脾胃受损则健运失司,痰浊内聚,一遇诱因,风火痰热上窜脑神,蒙蔽心神清窍,而发癫痫。如果情志不舒,疲劳过度,肝气郁结,肝风夹痰上逆,闭塞心窍,壅塞经络,也可发为癫痫。此外,由于脑部外伤之后,神志逆乱,气血瘀阻,络脉不和,也可发为癫痫。癫痫与肾、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机转化与风、痰、瘀有关,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疾病,“病如狂状”,并非真狂。从其“妄行,独语不休”之临床特征看,当属“癫证”范畴。但癫表现为过分抑郁状态,情感淡漠,沉默痴呆,独语不休而语无伦次,甚则形如木僵,俗称文痴;而狂则表现为过分亢奋状态,歌笑不休,动而多怒,打人骂人而不避亲疏,甚则逾垣上屋,俗称武痴。故癫为阴,狂为阳。

若癫证现阳狂之象,为阴病见阳证,其病为重,预后不佳,正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但“死不治”,也并非绝对不治。有关癫证治疗,叶天士认为当分虚、实,“癫之实者,以白金丸或滚痰丸开痰壅闭,清心丸泄火郁勃;虚者当养神而通志,归脾、枕中之类主之”

本病的病因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先天主要是由于禀赋不足或禀赋异常,后天主要包括情致失调,饮食不节,跌扑外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了脑部损伤,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均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偶遇诱因触动,最终导致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发作。本病的治疗要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开窍醒神为主,缓解期以扶正祛邪为主。

方用白矾消痰燥湿,郁金解郁行气。白矾咸寒,可以软顽痰;郁金苦辛,可以开结气。合而用之,有化痰利窍,行气解郁之功。

临床应用以神志失常或不清,或癫或狂,脉弦滑,舌苔腻,或咽喉肿痛为辨证要点。本方服后部分病例可出现恶心、嘈杂等胃肠道反应,故一般在饭后服用。白金丸含白矾和郁金,属寒凉清降开通剂,宜于气郁痰阻之实证,禁用于脾胃虚弱、溃疡病及孕妇;同时忌辛辣食物。

加减用药

如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者,加用制半夏、胆南星、香附、枳实等煎汤送服;起病急骤、狂躁不安、舌红苔黄糙者,加用生铁落、天冬、麦冬、钩藤、白蒺藜、远志、朱茯苓等煎汤送服;突然跌倒、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或有叫声者,加川贝母、胆南星、半夏、菖蒲、天麻、琥珀、朱砂、全蝎、僵蚕等煎汤送服。

重要文摘

《医方考》卷五引《普济本事方》:白金丸

别名郁矾丸(《世医得效方》卷八)、郁金丸(《普济方》卷一○○引《海上方》)、截癫丸(《青囊秘传》)。

处方白矾90克郁金10克(须四川蝉腹者为真)

制法上共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豁痰安神。癫狂。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温汤下。

备注方中白矾能化顽痰,郁金开郁散结,合制为丸,则痰去窍开,神清病愈。

摘录《医方考》卷五引《普济本事方》

《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白金丸

处方白矾(研细)川郁金(研细)各等分

制法上和匀,皂角汁为丸。

功能主治祛痰散结。喉风,乳蛾。

摘录《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

《医方考》卷五引《本事》:白金丸

别名郁金丸、郁矾丸、金蝉丸、蔚金丸、矾郁丸、金矾丸、截癫丸、定心化痰丸、白玉化痰丸

处方白矾3两,郁金7两(须4川蝉腹者为真)。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去郁痰。主忧郁气结,痰涎上壅,癫痫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络、心窍所致癫狂证,一切痫病,久不愈;喉风乳蛾。

用法用量郁金丸(《普济方》卷十八引《海上方》)、郁矾丸(《得效》卷八)、金蝉丸(《普济方》卷一○○)、蔚金丸(《医统》卷四十九)、矾郁丸(《金鉴》卷四十一)、金矾丸(《仙拈集》卷二)、截癫丸(《串雅内编》卷一)、定心化痰丸(《外科传薪集》)、白玉化痰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普济方》引《海上方》本方用法:以薄荷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以白矾、郁金等分和匀,皂角汁为丸。本方改为散剂,名“郁矾散”(见《医略存真》)。

注意忌辛辣食物。

各家论述白矾咸寒,可以软顽痰,郁金苦辛,可以开结气。

临床应用昔有一妇人,癫狂失心,数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觉心胸有物脱去,神衰洒然,再服顿愈。

摘录《医方考》卷五引《本事》

医案精选

仝小林运用白金丸治疗病例

仝教授认为此方行经络而清热祛痰,入心而安神定志,有开郁涤痰之功,可用于痰涎之怪病,以及各种癔病,疗效显著。典型病例

癔病性昏厥

案例1:患者,女,45岁,反复发作性昏厥,每周1次,持续4年。患者每次发作多有情志诱因,倒于安全地,脑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曾服用补益气血之剂i年余,症状无改善。现面白,怕冷。诊为癔病性昏厥。拟白金丸加减

处方:白矾30g,郁金30g,全蝎9g,胆南星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昏厥未发,后随访告愈。

精神分裂症

案例:患者,男,65岁,背胀、背痛10余年。自诉背部正中及两侧紧痛感不可明状,咯吐黄色黏痰、量多,情绪低落,处事消极,有轻生念头,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年余,不见好转。查:舌红,苔黄腻,脉滑略数。诊为:郁证,证属痰湿内蕴。拟白金丸合苓桂术甘汤合小陷胸汤

处方:白矾30g,郁金30g,茯苓10g,桂枝30g,白术10g,炙甘草15g,清半夏30g,黄连6g,瓜篓仁15g,西洋参6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6剂后,情致舒畅,黏痰大减,背胀痛缓解。原方继服7剂,告愈,后将该方改丸剂,每日18g,服1月以巩固疗效。

癔病性心绞痛

患者,男,48岁。心前区疼痛数月,伴憋闷、压榨感、眩晕。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正常。予吸氧、硝酸甘油等治疗无效。诊断:癔病性心绞痛。初予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未缓解。后思“百病多由痰作祟”,遂改白金丸合小陷胸汤

处方:白矾、郁金、黄连、清夏、瓜蒌仁各30g。服药一周,疼痛缓解,继服一周告愈。后随访,类心绞痛症状未再发作。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如照方抄录服药,后果自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