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曾经的喜欢
膏王爷白斑净 https://m.39.net/news/a_13384268.html 最近,诗人艾青的侄子,著名文博专家、美术家蒋鹏放先生,为《梅花碑》寄来回忆艾青的文稿。时值清明,又与诗人诞辰(3月27日)相近,此文寄托了作者的深情怀念。 作者与大伯艾青留影 诗人艾青,是我的大伯。他酷爱收藏,对天底下美好的事物心有独钟,常常在与友人交往或出访时有所收获。他的这些藏品,在他身陷困境之际,给他凄苦的心灵以慰藉;在他恢复名誉、生活安逸之后,给了他许多快乐的享受。当人们把“收藏”二字赋予诸多的含义,艾青只是淡淡地说,这些是他“曾经的喜欢”。 年,艾青(左二)回金华时与亲人合影。左四为幼年时的作者,右一、右三为作者父亲蒋海济、母亲洪雯娟 雅好情趣盎然的天然之物 艾青惊叹于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喜欢自然的天趣之物。小时候,他喜欢村边的大树,将之作为绘画的主题;他还去小河里拣石子,把它们放在枕头边,睡觉的时候也不忘记玩耍。 年进京后,艾青特别喜欢收集葫芦。他收集葫芦求一个“奇”和“小”,形态有长柄的、八角的、畸形的。一次,诗人得到了一只杏仁大小的双腰葫芦,听人说还是清同治年间的,他爱不释手。 艾青喜欢收集各种海螺、贝壳。他说:“这是大海馈赠的艺术品,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年,艾青访问智利,在聂鲁达的别墅里,见到主人所收藏的成千上万的各种海螺、海贝,他羡慕之至。这些“海的馈赠”激发了艾青的灵感。年春,20多位诗人组成参观团,艾青任团长,访问祖国的海港城市。来到海南岛采风时,在海滩上拣贝壳令艾青异常高兴,回北京后写了《拣贝壳》《虎斑贝》等诗,记录了海洋给予人们的快乐。 年春,20多位诗人组成的参观团访问祖国的海港城市。这是活动中艾青写下的作品 化石也是诗人所喜欢的。艾青收集了鱼化石、蚌壳化石、蟹化石、鸵鸟蛋化石,这些千万年前的遗物震撼了诗人的心灵,使他深化了对社会和人生的领悟,写出了影响广泛的《鱼化石》等充满哲理的诗篇。 他还喜欢坚果壳,椰子壳、美国大杉松子都有收藏。在一首诗中,他这样形容桃壳:“一个个像是铜铸的,上面刻满了甲骨文……这是天和地的对话,风雨雷电的檄文。”艾青还曾到水果铺里买回一大堆椰子,用刀劈去外皮,把内壳做成盒子。上海画家唐云见了艾青的作品很欣赏,要了一个回去做纪念。 除了上述可以把玩的自然物,有许多植物也是艾青钟爱的。他家的小院里种了芭蕉、玉兰、葡萄、爬山虎……但艾青最喜爱的却是一种带刺的植物——仙人掌。在他书房外走廊的一侧和窗台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仙人掌、仙人球,有的像刺猬,有的像鹿茸,大的如篮球,小的像乒乓。到了开花季节,红的、白的、黄的花像蝴蝶停在刺球上,千姿百态。艾青还以之为题写了一首短诗《仙人掌》:“你爱郁金香/我爱仙人掌/生长在热带/沙漠是故乡/挺在风沙里/出奇的顽强……” 喜欢精美的工艺品 艾青家客厅的玻璃柜里,陈列着许多的“小玩意”:非洲的人像木雕、日本的象牙雕花生、橄榄核雕的船、原始古陶、精美的宝刀、古朴的景泰蓝,真可谓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艾青对工艺品的癖好,可能源于小时候家庭的收藏。他老家客厅里摆设着许多古玩,其中有玲珑的漆器果匣、古色古香的宜兴紫砂壶、莹洁的古瓷等。它们像小精灵一样悄悄地走进了艾青幼小的心扉,使他对工艺品产生了迷恋。 村边的小庙里艺人们塑“菩萨”,童年的艾青每每都看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集市上摊铺里的“小泥人”“面公鸡”勾住了他的目光,让他久久徘徊,不肯离去。他是爱动手的,自己用竹节做成小小的木桶和烟斗,用红胶泥塑成卧着的水牛,用洋蜡油刻成云头小鞋,还能把青枣削成片片做成花篮。有一次,他将一团红泥捏成一个人头,里面掏空,眼、鼻、耳、嘴都笃成洞洞,脖子上插根笔套,往里面一吹烟,就应了一个成语:“七窍生烟”。 父亲见艾青的志趣都沉浸在这些小玩意里,便不屑地对他说:“以后送你到金华的贫民艺所去吧。”老人家的话后来应验了。年,艾青考上了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尔后到巴黎深造。为赚取生活费,在巴黎时,艾青的学余时间几乎都在中国漆器作坊里加工工艺品。 回国后,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艾青并没有放弃过这一爱好。天南海北的游历,使得他有更多机会领略各地的民间艺术。在延安,他专门考察过陕北的民间剪纸,收集了《鸭嘴衔鱼》《老鼠偷西瓜》《大山羊》等精彩的剪纸作品。他认为,陕北剪纸生活气息浓厚,格调清新,情感健康,没有士大夫文人的颓废情调。后来,他与古元合作,编辑出版了一本《陕北民间剪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11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里有这些花,要注意一不小心就中毒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