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生活的玩笑,我带着全家逃离了
年是我北漂第十年,公司安排我到云南工作。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只提了一个要求:我要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去云南,家人吃住可以自己解决,不用公司承担。 领导很意外:每个月回两次北京,或者你每个周末都回北京,不行吗? 同事也戏谑:你这到哪都拖家带口的,事业还搞不搞了? 我笑笑没接茬,别人怎么想一点儿都不重要、所谓的工作事业也就那回事儿。家是自己的,所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管天南海北,工资可以少赚,一家人要在一起。从北京到昆明,地理距离公里,坐飞机4小时、坐高铁10小时,横跨7个省市,哪怕这个跨城搬家堪比跨国搬家,我也要带上老婆孩子一起。尤其是去年我们这个小家经历了一场变故后(我媳妇确诊脑动脉瘤,做了手术),加上这三年魔幻的疫情,让我更加坚定:一家人好才是真的好,其他都是浮云。她的身体在手术后还需要修养,工作可以以后再说,先把身体养好最重要!往后的日子,天大地大,能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浪迹天涯”,我很知足!事实证明我的坚持很正确,当然这是后话。01 一个月前,我们用3周时间搞定了这次跨城搬家:交接工作、给叶女士(我女儿,4岁)办退学、整理打包了26箱行李、联系跨城物流、预定昆明的酒店和看房中介...看着快递小哥拉走最后一批行李,心里感慨万分:-,我在北京待了十年,也奋斗了十年。当初一个人来北京,如今三个人离开。初冬的黄昏里,那个我在心里无数次想离开的北京,看起来竟还有几分可爱。(十年奋斗,梦开始的地方)因为恰好赶上疫情放开,整个搬家过程仓皇又艰辛(物流几乎都停了),让我们当时对云南的新生活充满了担忧:叶女士要适应全新环境、新学校、新朋友,她能接受吗? 云南的方言比较重,大人孩子能习惯吗? 南北方吃饭饮食差异大,北方胃能受得了吗? 云南海拔高,孩子妈还在恢复期,身体能吃得消吗? .... 这些问题我都考虑了,走出生活十年的舒适圈的确很难,但值得一试!叶女士现在4岁,在北京已经换过三个住处,加上搬家云南,解锁了第四个家。在我们日常熏陶下,小朋友也觉得:房子不是家,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才是家。我最担心的是孩子妈,虽说昆明海拔也就-米,但她的手术是在大脑上,我真的担心气压、海拔、氧气浓度的差异对她会有影响。所以提前下单了制氧机、指氧仪,有多备了几盒速效救心丸,到昆明后还买了便携氧气瓶。(幸亏买的早,没想到后来制氧机和指氧仪全网断货)除了我自己做的准备,公号的朋友们得知我们全家要去云南后,有分享生活指南的、有给我们加油打气的,还有分享搬家经验的:纵有万般不舍和担心,看完大家的鼓励和分享,心里也踏实了很多。离开北京那天,三年没出过远门的叶女士很兴奋,主动要和飞机来张合照!02 12月21日,我们到昆明了。飞机提前半小时到达,我在机场把云南各地的旅游宣传册领了个遍!(每月去一个地方,这一年都不够用)用一个上午租好了房子,房东人在外地,又刚好有辆车闲置,直接留给我们开了。正当我们对云南生活充满期待时,新家的第一个晚上就让我们冻的直哆嗦:全家直接住进了冷宫。果断下单了4台电暖气,我才终于活了过来,孩子妈也适应的不错,我们“流浪”云南的生活才算正式开始。01 玩得惬意 第一个周末,说走就走去了趟大理。看着眼前的苍山落日、粼粼洱海,头顶是黄昏蓝紫色的天空,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顿菌子火锅,完美!第二个周末,一家人去了云南野生动物园。一圈下来16公里,散养的长颈鹿、斑马、羊驼悠闲地踱着步,和我们近在咫尺。规模比北京的野生动物园大多了,里面的动物膘肥体健、有野性。第三个周末,开车去了昆明的后花园抚仙湖。(这片蓝色湖水,看起来和海一样)人少景美,有椰林白沙滩,还有独特的红沙滩。晚饭的时候,看到了一次壮观的落日。两天时间,我们只在湖边游览了四分之一,樱花谷、帆船基地、禄充风景区等等都还没来得及去。第四个周末,刚好也是春节了,我们避开游客去了植物园。大年初一阳光正好,在植物园找了一块僻静的草坪野餐露营,静静享受无人打扰的时光。又开车去了一趟弥勒森林公园,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来了一个月,每个周末都没闲着。云南太适合遛娃了,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我要带着全家把云南走遍,也欢迎大家到我的公号串串门,来个云旅游!02 吃得鲜美 云南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好吃的更多!别的不说,云南的菜市场就足够让人眼花缭乱!说真的,没有一个外地人可以空着手走出云南的菜市场。各种没见过的食材,忍不住总想尝试一下。我已经爱上吃薄荷和折耳根,以及云南菜的灵魂:蘸水。烤乳扇、烧饵块、油炸洋芋片、石屏豆腐、木姜子烤鱼、螺蛳粉味道的酸笋烤鱼,不停地冲击着味蕾!菜市场里的油柑(滇橄榄),咬上一口先苦后甜,长达5分钟以上的回甘,满口清香,个中滋味特别奇妙!路边小店的小锅米线(12元超级大一碗),味道秒杀北京高端餐厅的米线。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冰鲜的菌子火锅依然美味!不重样的水果,新鲜又便宜,叶女士现在已经不吃草莓了。新鲜的菌子就不用说了,猪拱菌(黑松露)和羊肚菌非常鲜美,价格也不贵。还记得抚仙湖旁的石锅鱼,直接刷新了对鲜美的认知!弥勒的卤鸡(货真价实的土鸡)、玉溪的洋芋焖饭(看起来平平无奇,吃一口惊为天人),味道那真是一绝,实在太香了。春节吃到了铜锅涮黄牛肉,先把薄荷、香料用温油炸出香味,裹上蛋清的黄牛肉再下锅炸,爽滑Q弹,美味至极!这还是冬天,如果是春夏时节,能吃到的食材更多样!难怪云南的朋友都是家乡宝,美景看不够、美食吃不够,来了就不想走。爱美食的朋友,你们猜猜这是啥,评论区猜一下:03 活得自在 来云南后生活节奏慢了一下,生活成本也降低了很多。租的房子距离公司办公室步行5分钟,每天中午我可以回趟家,一路上路树成荫、鸟语花香,心情舒畅!中午回趟家,在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跟叶女士一起读英语绘本。省下通勤时间后,每天的自由时间多出了两小时!不仅和孩子一起读英语的时间多了,每天的睡眠时间比在北京能多了1小时,全是意外收获。房租成本直线下降,房子面积直线上升,我直接给叶女士买了一个蹦床放在阳台上,宅家的日子她可以每天蹦上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也多了,叶女士很爱到楼下骑滑板(小区的绿化和管理都挺到位,很放心),还认识了新的朋友。在户外撒野的时间多了,一直敏感胆小的叶女士也变的胆大起来,抓虫子、采果子样样行。之前连个滑梯都不敢坐的叶女士,如今这种离地两米多的爬爬笼也不怕了,自己一口气爬了四次。顺带着生活习惯也更好了,4岁的叶女士主动要自己睡小床:然后就真的一直分床睡了。这些变化让我们的云南生活更加自在,而且云南的空气比北京好太多,叶女士的鼻炎到云南后改善了特别多。在北京的时候每天晚上睡前冲洗鼻子,现在隔天一次。空气湿度也比北方大,我媳妇说她的皮肤情况改善了很多。小区门口8元一把买的玫瑰花,竟然整整开了12天,越开越放肆,竟然白玫瑰变粉玫瑰!19元买了快4斤草莓,比在北京88元买的15颗草莓好吃太多了!最夸张的是,春节前我们去了趟斗南花市,直接把后备箱装满了鲜花,只花了多元。简单一摆,家里像是开花店的,我媳妇儿终于实现了鲜花自由!我的时间更自由了,叶女士实现了草莓自由,孩子妈实现了鲜花自由,幸福来的有点突然!当然,在云南的生活也不全都是美好,也有让我们烦恼的事情:比如方言问题,本地人还是习惯讲本地话,真是不太好理解。云南话里有一个口头禅:噶(ga),这是个万能字,啥句子后面都可以跟一个“噶”,类似普通话里的:哈、好吧、行吗、好不好。你记得吃饭噶。 有空到腾冲来玩玩,噶。 不要这样子拿噶,会掉下来。 不能再便宜了噶,最低20元给你,噶。 ..... 我家阿姨基本只说云南话,叶女士在家听她说话,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口头禅“噶”,经常动不动就蹦出来一个“噶”。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可见一斑,叶女士的英语学习路上又出现了新难题!云南的生活节奏慢,连带着工作节奏也慢了很多。刚到昆明时,着急租房,还以为早上8点才能看房,结果中介9点才上班,看房最快得上午10点,特别佛系。在北京,每天早上6点半,我们就都起床了。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洗漱完毕,7点准时出门。但在这个小区,早上7点,都还没有一家亮灯,现在我们也7点半才起床。还有让我头疼的一个问题,叶女士最喜欢的乐高拼搭思维课,在这里真的不太好找。一共没几家,最近的距离我家11公里(我们住的也偏僻),也算切实体会到了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平均。北京这类素质课真的是多如牛毛,遍地开花。我媳妇儿最头疼的问题是所有快递不送上门,全部得自己去驿站自提(北京的快递都送上门),以及朋友都不在身边,找说话的人都不太容易。当然,和云南生活的好处比起来,这些都是小问题,各个击破慢慢来!、 03 有娃之前,事业为重,加班出差应酬熬夜冲冲冲。有娃之后,家庭为重,遇事总要想想她们怎么办。这次来云南,坚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是个正确的选择。从来没觉得拖家带口是累赘,我反而觉得一家人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或许其他人会选择事业优先,但在我这里,老婆孩子必须优先!陪我一辈子的是她们,不是工作!工作上进步慢、赚的少,那咱就少花一点,日子一样过。可如果因为工作影响了家庭,错过太多孩子的成长,那我肯定特别后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12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植物园揭牌关于它,你了解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