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怒放的她,是当代郁金香吗比特
1引言 从之前整理的几篇文章中可看出,比特币是一件颇受争议的事情,不仅在政府层面的各种政策制定、还是金融机构、老百姓的舆论中都特别的明显,自古新事物的诞生,人总是会根据自身状态去面对推断做决策,而在其价格一次一次突破世界人民预期值,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美元之后,“疯了”也成了比特币的最强标签。于是,“郁金香”、“泡沫”等言论再次袭来。 争议总是魔鬼or天使,带着争议,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经济学界是如何看待比特币的? 假定从货币的本质和起源来分析一下比特币(回顾知识点): 比特币做为一种数字货币,基于点对点的网络,去中心化,是加密的,需要虚拟挖矿。它是越挖越少,总量是确定的。比特币跟大多数货币不一样,比特币不依赖特定的机构发行,它根据一种算法大量网上“挖矿”而产生,它有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你把你的货币转给别人,帐本上就会记录过去所有交易以及最新的交易,尤其是包括你原有比特币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以及新所有人所占区块地址和其他相应信息。账本是去中心化保存在各节点,而且是匿名的。这种加密的程序又保证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没有人可以操作,没有政府可以控制它。它在总量上有限,总共万个,而且网上挖矿有奖励,促进了你以后还会去挖矿,并参与维护整个网络。这个网络出现后,最初四年内不超过可挖比特币数量为万,而且挖矿产生的比特币数量每四年减少一半,之后总数限定在万个。 比特币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对它的认识几乎也是“革命”和“反革命”的区别,本来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社会尊崇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但在理性语境中非此即彼的对立,以至于破坏理性的氛围,这是十分少见的。本文梳理了一下经济学家们,对比特币说了些什么,从中或可窥探何以造成在比特币问题上的意见对立。——有怀疑者,有支持者,有搓着小手跃跃欲试的观望者,也有喜忧参半的监管者。某一些观点也不仅仅针对比特币,同时针对数字货币这一大类资产本身。 2反对VS支持 理性主义传统之下的经济学家基于原始本能地反对比特币 罗伯特·席勒(RobertJ.Shiller) 耶鲁大学经济系著名教授之一、年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在比特币上有一种吊诡的热情。大家好像对新的货币规则都超级兴奋。还记得复本位制(bimetallism,是指一百年前英美采用的金银互相以固定比价自由兑换的制度)吗?这最后就变成一场短暂的狂热,一时间大家都在谈论,然后就消失了。” 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比特币不是货币,它不满足货币的定义。如果十年或者二十年后比特币消失无踪,我不会惊讶。” 霍华德·马克斯(HowardMarks) 橡树资本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也许是我老古董,不能欣赏数字货币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但在我坚定的信念里,这种东西能够被接受只能证明现在财务小白太多——他们追逐风险、痴心妄想。我认为数字货币不过就是一场狂热(甚至可能是金字塔骗局),定价仅仅基于他人愿意支付的价格。” 雷·达里奥 对冲基金CEO“比特币,即使到了今天,你还是不能用它做很多交易,你也不能像花现金一样容易地花掉它。由于极强的波动性,它也不是一个有效的财富贮藏方式。比特币市场是一个强投机市场。比特币是一个泡沫。” 除此之外,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罗伯特声称,如果聪明人都更信任一套在很大程度上由匿名电脑黑客建立和管理的货币系统,而不相信由真人组成的政府建立和管理的货币系统,那肯定就有问题了,他把比特币归属于源自于金融动荡的“媒体炒作”;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彼得?罗德里格斯认定比特币就是一个“没什么特别之处”的“伪货币”;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考西克?巴苏直接把比特币认定是“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 经济学界对比特币持积极立场的学者 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 MarcAndreessen,Netscape创始人,风险投资人“比特币,就其最基本面而言,是计算机科学的重大突破。它是基于对加密货币二十年的研究、对密码学四十年的研究而被创造的,有数千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比特币是对“拜占庭将军问题”的第一个解决方案。一个互联网用户可以将一串独特的数字财产转移给另一个互联网用户,并且能保证交易的安全和透明,而所有人都能知道交易的发生,也没有人能够质疑交易的有效性。这个技术突破的所带来的成果,如何点赞都不过誉。” 彼得·泰尔 PayPal创始人“对于大多数的数字货币我都很怀疑,但是我认为人们低估了比特币的价值。它就是货币的储备,就像黄金,可以用来贮藏价值。你不需要用它来支付。如果比特币最后证明能成为黄金的数字等价物,那它还会有极大的潜力。而且,说实话现在比特币比黄金还难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它也更受到限制。” 约翰·迈克菲 杀毒软件McAfee创始人、比特币投资人“比特币不断增长的应用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当然它的价格会有起伏,就像所有的新技术一样。但是它显然不是一场骗局。当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比特币来支付和收款,他们会停止使用美元、欧元、人民币,长期来看会让这些法币贬值。我预测三年内比特币价格能上50万美元,不然我直播吃丁丁。” 3客观公正的学术观点 面对比特币这个源自非主流草根、且不时演绎出狂热的经济现象,一些人反而是显得冷静和理性得多,而且出于专业知识局限,经济学家很难在技术上真能深入到技术层面搞清很多技术问题,即便持积极立场,他们的声音一般也很谨慎。但正因为理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只是简单地叙述了比特币的特性,他更多的是从货币理论和货币史视角反证比特币的合理性;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费力克斯?马丁则直截了当地论证比特币的合理性。这是两种支持比特币观点的论述风格较典型的代表。至于美国巴纳德学院教授佩里?梅林干脆直接为比特币欢呼,这似乎也是一种非典型态度。 前斯坦福大学教授麦克米兰、《经济学人》杂志资深编辑毕晓普、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戈登的观点,或许代表了更多中性、理性的立场观点,他们都看到了比特币创新的巨大价值和可能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时也直接指出了现在比特币现象的问题。如麦克米兰仔细分析了比特币“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但他同时信心满满地认定比特币世界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毕晓普充分肯定了比特币对价值存储方式带来的积极意义,但他毫不隐晦地指出比特币可能毁于各国政府的干预。 经济学家出于与技术专家完全不同的视角,会提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观点,荷兰国际集团的经济学家图尼斯?布罗森斯认为,现有的比特币有一天会被一种改进后的协议所取代,这种数字货币将行使与政府央行一样的职能。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数字货币想要充当有效的传统货币,那么比特币的算法需要被进一步开发,以提供更好的货币供应需求。如果发明者能够成功地创造出这种算法,那么将会是一个重大进步,他们一定会有资格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比特币业界多半不会同意他的说法,但实际上他指出的可能正是比特币的软肋,货币的功能不仅仅是支付中介,央行的职能也不仅仅是印钞票。 4中国学者态度 不良的舆论氛围之下,倒是有些财经评论家公开攻击比特币。但如果把郎咸平和谢国忠也算作是经济学家的话,那么他们是比特币业界众所周知的反对者,不是因为他们反对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比特币惊人的无知和傲慢。与所有经济学家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样,先入为主的立场和错误的假设前提,导致任何荒唐的结论。经济学家和他们引以为豪的经济学理论,都应秉承实证原则,即只能从理论分析结果取得观点立场,而不是相反,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经常犯这种显而易见的毛病,在认真研究比特币之前,已经认定比特币不是东西。从郎咸平和谢国忠谈论比特币的情绪态度上看,很难认定他们面对自己的言论,其内心的立场是公正的。即便就其言论的逻辑上看,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已经看到的比特币现象(哪怕只是很少一部分他们所需要看到的现象),当作是既定不变的事实前提,然后和你算比特币怎么不可能怎么不合理,这基本上是古老诡辩术的翻版,因此也基本上无需去驳斥他们的所谓观点了。 实际上最认真对待比特币的是银行系统、尤其是央行系统的经济学家,比特币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传道者洪蜀宁便是央行的研究者,今年以来中国央行的部分官员提出了对比特币十分开放的观点,他们的第二身份就是经济学家。比特币与银行和货币管理系统直接的关联性,要求他们认真理性地对待比特币,至于官方立场完全是另一回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的杨晓晨和张明发表的比特币问题的研究报告,至今仍是中国唯一的官方机构比特币专题报告,这份报告并没有在比特币业界引起足够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1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聘邹平郁金香洗化高薪诚聘
- 下一篇文章: 比特币正式超越郁金香成为史上最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