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郁金香全产业链良性发展,4月21日至23日,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与北京鲜花港投资发展中心在京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郁金香论坛。论坛以“郁金香花海景区与旅游”为主题,围绕郁金香花海景区旅游、景区营造、育种与栽培技术等展开了广泛交流。

▲第五届郁金香论坛开幕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会长刘青林在开幕致辞中说,我国自年在陕西西安植物园首次展示以来,郁金香已经开遍了全国各地。“提高景区建设吸引力是当务之急,品种和种球国产化是长远大计。”刘青林指出了当前我国郁金香产业发展的重大内容,这也是论坛的热议话题。

▲屈连伟主持郁金香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

北京鲜花港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刘海鹏、江苏大丰荷兰花海绿化部部长王华、中国花海联盟会长潘春屏等围绕郁金香景区建设发表了主题演讲。论坛举办正值北京国际鲜花港第十届郁金香文化节期间,刘海鹏介绍了该景区郁金香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游客量不均衡”等一些运营困惑。与会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积极反馈,并从联合学校、协会、企业开展活动等方面支招献策。

▲北京国际鲜花港

江苏大丰荷兰花海从年的游客人数30万发展到年的万,且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王华从丰富精品打卡背景、提升景区配套服务、发展文旅产业等方面介绍了该景区郁金香花展的成功做法以及发展方向。“景区建设切忌照搬照抄。”是王华给出的最大忠告。潘春屏从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漫谈了中国郁金香景区如何做好景观设计,“景区要做到一看照片就能识别”;“旅游就是社交,谁把社交做好,景区就能做好”;“多做一些人的工作,感情的工作”等观点引发共鸣。

▲北京国际鲜花港

为推进郁金香品种和种球国产化,球宿根花卉分会副秘书长、郁金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屈连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刑桂梅、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赵珺、浙江台州市农科院农艺师黑银秀等围绕郁金香种质资源、育种、种球扩繁、栽培技术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并发表主旨演讲。“年我国进口郁金香万粒,发展到年3.5亿粒,应用的全部都是国外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缺乏是制约我国郁金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屈连伟指出,起步晚、单位少、科研严重落后于产业发展是中国郁金香的育种现状,人才不足是造成育种及种球国产化困难很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南京华清花卉研究所所长谭国华介绍了冬季郁金香花海栽培技术研究,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顾国海介绍了水培郁金香生产中的常见问题,江苏大丰荷兰花海讲师胡平介绍了花海郁金香套种模式。

▲北京国际鲜花港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郁金香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也于同期召开,新增刘海鹏、顾国海、王华、黑银秀、中国林木种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金放,以及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园长孙洪奎6位专家委员,并就中国郁金香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此外,刘青林部署了郁金香专委会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市场应用的国外郁金香品种进行中文翻译的校准;二是协助郁金香景区企业进行主题设计,全面提升国内郁金香展示效果;三是全面开展郁金香种球扩繁工作,尽早实现种球国产化;四是重视郁金香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权保护工作,促进中国郁金香品种国产化。

-end-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转载《中国花卉报》的原创文章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花卉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广告ADVERTISEMEN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