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编辑

董小姐

我们身边,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而在开学前后,尤其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前后,青少年心理问题尤为高发。

如今,各大中小学都已经陆续开学,高考、中考也迫在眉睫,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陷入抑郁。

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父母感觉天一下子塌下来,伤心、难过、自责、痛苦、无助、无奈。各种情绪一齐涌上来,怎么也想不到孩子为什么会抑郁了。有的甚至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开始四处求医问药。

其实,此时父母不需要慌张,因为只要明白以下几点,焦虑感就可以消失一半:

一、抑郁症是可以康复的,孩子是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上来的

二、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遵医嘱服药,就成功了一半

三、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能让孩子康复的进程加速。心理咨询可以让孩子恢复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接受自己、接受他人,真正融入社会,回归正常轨道

但是心理咨询价格昂贵,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一小时,且需要至少每周做一次,如果孩子情况严重更需要增加频次,普通的家庭无法负担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

而更有不少人反应,每周一次一个小时的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有如杯水车薪,往往求助者问题还没讲完,时间就过去了一半,自己从心理咨询师里得到的帮助,实在是少之又少。而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的充分沟通和建立联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周期,进度缓慢。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种媲美心理咨询的新型心理援助方式——团体辅导。

美国心理辅导教育家Gladding曾说:“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团体辅导(groupcounseling/guidance)是心理辅导的一部分,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同时,它也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环境,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参与者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并不断审视改进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简单的说,就是把一群有着相似心理困扰的人聚在一起,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讨论、训练、观察、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成长。

它有着诸多心理咨询所无法相比的优势:

1、有多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为你服务,让你能获得的建议、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

2、陪伴进程长,往往30天为一个周期,在这30天内,你可以24小时联系咨询师,随时与他们沟通交流,不再感到时间局促紧张

3、有共同成长的伙伴让你感到不再孤独。每个团体内,往往有4-6名的团员与你一同学习,你可以与他们交流,从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4、团辅可以以线上的方式进行,你不再需要一趟趟地跑心理咨询室,对有出行障碍、沟通障碍的郁友来说,更加容易轻松实现

团体心理辅导的建立也有着非常科学的理论支持。它作为一种心理援助方式,已经广泛地在国外开展。

(一)团体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更重要,群体的影响远远大于孤立的个体。团体成员对集体内部确立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遵守会形成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将个体的动机需求与群体的目标结构联系起来,通过团体行为影响和改善个体行为。团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习得都需要亲身实践,习得的方式包括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班杜拉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即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进行学习。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一种引导社会学习的情境,团体成员通过学习、模仿,重新认识问题,矫正自己的不良态度和行为。

(三)伯恩的互动分析理论,群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人际交往、信息传播、人际关系吸引等研究也是群体心理咨询的重要理论基础。

那么,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具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普遍性。团体中“和别人一样”的体验本身就有疗愈的价值,当团体成员聚在一起时,他们会发现还有人和自己存在同样的困扰,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这种体验本身就有正向作用。在团体情境下,存在同样困扰的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这种相同的体验很有价值。例如,在押人员由于涉嫌犯罪进入看守所后,长时间没有家人的消息,害怕父母家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断绝关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在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通过交流获得了“像他人一样”的经历,减少了自身的无助感。

(二)资源的多样化。在团体过程中,成员通过分享和互动,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念,从而提供更多的资源。面对同一问题,团体成员的看法并不相同,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有冲突,但也可以为成员提供理解和接受他人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机会。

(三)满足归属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成员获得接纳的感觉和体验,同伴也是促进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动因。当个人的社交网络仅限于家庭成员、朋友时,人际交往模式可能会固化,经常处于主导或者被支配的地位。而在一个团体里,他们可以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学习必要的社交技能,以产生积极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四)较强的代入感。由于团体与现实生活相似,成员可以真实的自我表达,在相对安全的氛围中,成员的行为及情绪,诸如恐惧、愤怒、怀疑、抑郁、嫉妒等都可以暴露出来,并被识别和讨论,随之让个人学习如何表达和回应,并扩展到的日常生活中。

团体辅导对于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尤为适合。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变化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其心理能力相对较弱,应对各类问题的经验也较少,其认识、行为和思想,都容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向更加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向发展。

此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给他们讲道理,孩子是很难听进去的。

而团体辅导可以让他们与同龄人接触,减少了他们对学校和家长“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降低他们的压力感。

团体辅导不是严肃呆板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训导,它的气氛是民主、接纳、信任的,小伙伴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其乐融融。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我,获得自我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

这个小团体,能够提供给孩子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使他能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连结,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

如果你对团辅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妨来“围观”一下现实中真实的团辅的开展情况吧!

在团辅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在老师的带领下,紧密连接,大家每天会在线上互相问好、打招呼,通过视频对话沟通交流。甚至可以一起锻炼、一起唱歌。

团辅开展期间,老师会根据团队成员的情况,制定每周和每日的团队计划和任务,由团员们互相监督完成,并且在每周的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开始集体活动。整个团队活动开展是科学、有序、规范、严谨的。

团辅开展期间,在30天内,对于团员的个别需求,老师们也都有求必应,基本能做到%回应。老师会按照开团前制定规则,各司其职,职责分明,确保每位团员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举例示范,某个团队的团辅计划

举例示范,某个团队的团员作业完成情况

如今,我们郁金香也将开设团体辅导班啦!!

为了更好地帮助未成年郁友

郁金香阳光会特开设希望行动线上复学团

本次复学团共分两类

一类针对未成年郁友

一类针对未成年郁友家长

精准定位不同人群

下面,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未成年郁友线上康复团辅简介

?团队目标:

1、能让孩子自主面对痛苦;

2、让孩子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3、让孩子有能力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

4、让孩子能跟他人建立有效互动;

?团辅对象:13-18周岁,有上学焦虑、厌学、网络游戏倾向、人际恐惧倾向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青少年

?团辅日程安排:本期团辅共计30天,包括6次90分钟的线上视频团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