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论调开始抬头,这也是一些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对话”高层论坛上提出来的,中国经济特别要防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以免出现资本市场大幅度波动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

这种提法,如果看昨天的中国经济半年报,还看不出什么,7%的经济增速,应该说这个成绩单相当过得去。但是,如果看看中国现在股市的跌宕起伏,再看看实体经济嗷嗷待哺的状态,你就会觉得这个提醒相当必要。

其实,这个提法也不是个新提法,这是个常识。今天我要提到资本市场的几个违背常识的典型案例,看看能得出什么经验教训出来。

荷兰的郁金香热

先从荷兰的郁金香热开始说起,这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起大规模投机泡沫事件。从年开始,荷兰全国上下都开始为郁金香疯狂。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在年出版了一本书,对这次郁金香狂热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

“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帐。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到年,郁金香的价格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有一种郁金香,叫“永远的奥古斯都”,能卖到荷兰盾。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有多少呢,只有荷兰盾。这一价钱,足以买下一幢豪宅。

有道是,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谁也说不清投机泡沫到底是怎样被戳破的,忽然有一天,市场毫无预兆地崩溃了。一时间,卖方大量抛售,市场陷入恐慌状态。这时的郁金香成了烫手的山芋,价格一泻千里。政府拦都拦不住,只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就跌掉了九成,很多郁金香甚至不如一只洋葱的售价。是什么样的乾坤大挪移,可以让一幢别墅变成了一颗洋葱呢?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知有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大贵族面临大破产。受害者当中,既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郁金香热并非偶发事件

这事其实用常识想想,是十分可笑的,人说,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智商是零,那些跟资本谈恋爱的人,智商也似乎不高。

但你以为,这是偶发事件?不是。

就在郁金香狂热事件过后不到年,还是在荷兰,人们又一次陷入到狂热之中,只不过这一次的对象变成了另一种植物——洋水仙。整个过程又重来了一次。日光之下,没有新事。

那么,这样的事情只是国外有吗?长春人炒兰不是也很疯狂吗?整个剧情差不多,不知道的,还以为于正又抄袭了琼瑶的剧本。

长春人炒兰同样疯狂

在长春农博会上展出的天价君子兰,有的标出万、万的高价,甚至还有一株标价为万元天价。

可,真叫狂热的,要算20世纪80年代。有一南方人回忆说:年冬到长春,正赶上疯狂的君子兰年代,名贵品种的君子兰,像“花和尚”一盆卖上几千上万,不是事,那可是天文数字了。有朋友把我尊为贵客,临走时什么礼物都不送,就专送我“花和尚”君子兰一小苗,还不到10厘米高,据说已值几千元,还反复再三地交代如何保护、培育,惟恐有所失。我遵嘱小心翼翼地携带在身旁,乘飞机、坐火车回到韶关,当即供于案上,有谁到访一定就说,“看,这就是君子兰,从长春坐飞机带回来的君子兰。”

可是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一朝崩盘,稀里哗啦,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跟郁金香的命运没什么两样。 

上两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审理了一个案子。有刘女士被7年前投资的兰花坑了一把,花了66万元买了两株玉兔兰,现在只值块钱。刘女士将卖方告上法庭,要求返还买花款。可对方也说了,“投资兰花,本来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原告自己承受不了这种风险,过了多年后才来起诉,没有道理。”

告别非理性繁荣

这叫什么呢?得意时,全家富贵人康宁;失意时,哗啦啦地大厦倾。如果用罗伯特·J·希勒的书名来评价,也合适,叫《非理性繁荣》。这样的现象,在投资市场,比比皆是,难道我说的仅仅是花吗?

这当然不是价值投资的正道,又何尝不是违背常识的结果呢?当洋葱卖出了洋房的价格,奥利奥卖出了奥迪的价格,就是违背常识。贪婪和恐惧相比,恐惧离常识反倒更近些。当“非理性繁荣”退烧的当口,便是“常识”素面朝天的时候了。

来源:经济之声《老马价值观》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白殿疯病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jz/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