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陈俊愉位院士签名赞同l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012/4491885.html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年第8期P50-51 作者陈俊愉 年生/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本刊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 摘要 国花是被选作一国表征的花卉(树木),用以反映人民的传统感情。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尚未确认国花的大国。国花问题业经将近30年的争论后,目前尚存在工作路线与认识上的分歧。近年位院士亲笔签名,赞成以梅花和牡丹为中国的双国花。这是一池浑水中涌现的清泉,是饶有方向性和群众性的创举,值得有关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风景园林;院士签名;双国花;梅花;牡丹;国花评选 Abstract Thenationalfloweristheflower(ortree)chosenasthecharacterizationofacountry,toreflectthetraditionalfeelingsofthepeople.AtpresentChinaistheonlymajorcountrythathasnotyetconfirmedthenationalflower.ThepresentstatusconcerningtheproblemofevaluationandselectingChinesenationalflowerissomewhatdowncastandserious,after30yearsofarguments.Nevertheless,academicianssignedandagreedthedoublenationalflowersproposal(PrunusmumeandPaeoniasuffruticosa)inrecentyears.ItshouldbeconsideredasanimportantsteppingstoneinsolvingthenationalflowerproblemforChina. Keywords landscapearchitecture;academiciansigning;doublenationalflowers;meiflower;treepeony;nationalflowersselection 1国花(国树)概念 国花(国树)的评选是18世纪以来世界优良传统和成功的经验,目前全球约有个国家确认了自己的国花(国树)。这是一个很好的世界性成果,其优越性与积极作用已在很多国家显现,受到普遍的欢迎。 关于国花(国树)的概念,《辞海》()云:“有的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卉作为他们国家的表征,这种花称为国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则云:国花是“被选作一国表征的花卉(树木)。国花(国树)用来反映该国人民对该一种或几种花卉(树木)的传统爱好和民族感情。” 讲到国花(国树)的来源,大致有以下4类,即:1)各国原产的传统名花,如古巴以姜花(Hedychiumspecies)为国花,以王棕(Roystoneaspecies)为国树。尼泊尔以树杜鹃(Rhododendronarboreum)为国花。2)由外国传入,但经该国栽培、育种、繁殖、推广多年,成效显著,远近闻名。如荷兰之由东高加索和我国新疆等地引入郁金香属植物(Tulipaspecies)种质资源,经过二三百年杂交、改良、研究、推广,已成为世界之郁金香王国。3)用该国的野生和栽培植物,作为国花。如英国的狗蔷薇(Rosacanina)、德国的矢车菊(Centaureacyanus)和瑞士的火绒草(Leontopodiumspecies)皆为著例。4)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植物,如原产加拿大并作食糖原料之糖槭(Acersaccharum),又如俄罗斯自国外引入之油料作物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均系著名的例证。 一般国家只设1种国花(国树),有的既有1种国花,又有1种国树。还有少数国家有2个甚至更多的国花。如日本以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为皇室国花(唐代自中国长安引入栽培),以樱花(Prunusserrulata)等为民间国花。又如墨西哥以仙人掌(Opuntiaspecies)为木本国花,以大丽花(Dahliapinnata)作草本国花。此外,还有极少数国家具“三国花”甚至“四国花”者,兹不赘述。 2国花之特质 大家都很关心国花,但其特质为何?则罕见有人研究。我曾用2年左右的时间,到国家图书馆查阅约个国家的宪法,看国花(树)是否入宪。结果发现国花(国树)和国旗、国徽、国歌等大不相同,后三者是正式入宪的,而国花、国树、国鸟等则无一列入现行宪法。这就是说,国旗、国徽和国歌等的法律性、政治性较强,必须正式入宪,以昭郑重。而国花、国树和国鸟之属,则与球类、酒类相似,是由老百姓约定俗成、众望所归。国花、国树、国鸟之类的特质与之相近,都是人民性和文化性较强,而政治法律性甚弱。像茅台酒称国酒,乒乓球称国球,一经提出,众人支持。故德国在分为东德和西德两国前即以当地野生之矢车菊为国花,分为两国后,仍各以之为国花,至后又统一成德国,还是用矢车菊作国花——这充分说明了德人热爱家乡原产的这种野花,而和政治上的分合无涉。 3中国的国花评选问题——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古代向无国花一说。至于花王、花魂等,不过是誉颂之称,不能作为国花之正式佐证。正式确定国花,应是年国民政府北伐后定都南京,先由内政部、教育部开展调查研究,然后广泛征求意见,在刊物上讨论、比较,最后才以梅(Prunusmume)为国花。同时在南京中山门外明孝陵附近设梅花山,广植梅花名品,成为今日“天下第一梅山”之前身。时任中央大学园艺系教授之曾勉年发表英文专刊“梅花——中国的国花”,对梅之种质资源、植物学分类、栽培历史、分布与品种分类示范(以重庆为例)作了系统介绍。至于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则系国产另一名花,号称花王,以花大、瓣多,花型、花色丰富而见长,受到国人的喜爱。清代末年(),慈禧以太后的身份,在颐和园修国花台。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问题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起初30多年无人提及国花之事。直至年1月,我在《植物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我国国花应是梅花。”此议一出,就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如香港《明报》专为此事发表社评,表示赞成。后年,我又主动著文“祖国遍开姊妹花——关于评选国花的探讨”。我改变主意的动机很简单——让祖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露地观赏到自然开放的1种或2种国花。此项建议的目标明确,即让多数地区的多数人能看到至少1种国花在当地自然开放。于是,便形成了这个绝佳的搭配——互补短长,相得益彰。因为,梅花是乔木,牡丹系灌木;前者冬末春初怒放,后者晚春初夏盛开;一个代表精神文明(“梅是国魂”),一个反映物质文明(牡丹乃富贵花)。因此,双国花之建议才得到了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的亲笔签名同意。此举——院士为一专门问题有百人以上踊跃签名,对我国来说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 院士签名赞成双国花,是在公开、自由、自主、毫不勉强的氛围下进行的。例如前些年我在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开会休息中得到负责人同意谈谈“一国两花”建议征求签名时,石元春、袁隆平很快主动带头签字表示同意。又有一位院士签了名、然后打电话表示反悔,我就把他的名字撤除了。再如我在南京见有一名院士患病,马上决定不和他提国花之事。总之,名院士签名同意双国花均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意愿。此外,在征询意见过程中,也遇到不愿介入的情况,我们立即表示理解。 我国国花评选,从年算起,迄今已将近30年。年曾由农业部出面,上报以牡丹为国花的方案,听说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分歧太大,暂予搁置。后来,花卉主管部门改制,但主管行政部门和社团仍沿用以牡丹为国花、四季名花(兰、荷、菊、梅)作陪衬的老方案。他们一味相信行政主管意志,很少组织群众讨论,听取不同意见。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因既未认清国花之特质,更未掌握国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是行政命令所不能代替的。近年位院士签名支持“梅花牡丹双国花”,最初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于年3月26日发表此消息(文题:国花最好“选双花”)。而后,又于年7月在“中国花卉盆景第7期”上,刊出专文,并将位院士亲笔签名一一印出。年这2篇文章是沉闷声中的春雷,其对我国国花问题之及时合理解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此,我谨以人民一份子的身份,呼吁有关部门主管人士幡然醒悟,改弦更张,发动群众,积极评选,才可能获得比较合理而为多数地区多数人士满意的结果。若然,则国家幸甚、国人幸甚,我们的先辈、同辈和子孙都幸甚!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校对排版 李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wh/9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前葡萄膜炎11张眼科图谱详解症状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