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玫瑰种子,永远也长不成一株郁金香
教育孩子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明白孩子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他本来就已经是他自己。就好像一颗玫瑰种子,已经包含了一株玫瑰的所有生命蓝图,不论园丁千方百计想把它培养成什么,它只能长成玫瑰。 所以,不用再计划,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或者是要孩子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请允许孩子做自己,成为自己。因为除了成为自己,或者死亡,他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请帮助孩子,去寻找到他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给他支持和力量,让他能够排除万难,做他自己。 愿每一个家长,不再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孩子的生命之上。孩子在母体内,与妈妈本为一体,出生后,剪断脐带,意味着从一变为二。但是有多少父母,剪断了孩子身体上的脐带,却剪不断孩子与父母心理上的脐带。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已经失去了自我,当付出成为了一种习惯,当父母这个角色已经代替了真我,那么孩子永远无法长大,永远无法独立。 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却不愿明白,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需要自己了,他已经是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是谁家的小孩子了。这种心情,是残酷的,但是这种心理脐带的分离,是父母之爱的终极目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父母,而是父母需要孩子。父母习惯了为孩子操心,为孩子付出到忘记自我,当有一天,突然孩子不再需要自己的时候,很多父母才恍然惊觉,自己的姓名,已经变成了爸爸和妈妈。 本来,孩子长大了,不再需要操心,是一件值得宽慰的事,自己终于可以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父母,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翅膀硬了,想飞了”这句话的呢? 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理脐带的分离,就好像细胞的分裂,一个细胞慢慢出现两个细胞核,然后慢慢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但是,事实上,很多父母与孩子的分裂,都不能被优雅地完成。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眼泪和哀愁。甚至于,有一些父母,终其一生,都不能够完成与孩子的细胞分裂。甚至当孩子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家庭本应以小夫妻为核心,但是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依旧是自己的孩子,依旧应该做自己听话的孩子。于是,各种家庭纷争上演。 一个细胞,需要有一个细胞核,一个地球,需要有一个地核,一个苹果,需要有一个苹果核。核,就是核心,心,就是自性。一个人,只有找到核,找到心灵,找到自性,才能够明了自己不是这个躯体,而是精神的,是灵性的,是永恒存在的生命,如此他才会明白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创造物,孩子的灵魂只是经由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平等同一的。 为什么说灵魂是独特的又是同一的呢?这就好比一棵树,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因此树叶(灵魂)是独特的,但是所有的树叶又都是树的一部分,因此,树叶(生命)又是同一的。 任何人的生命,都只属于他自己。任何人活着,首先就要为自己负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自我为中心,从来都不是自私。 永远不要为了别人而活,永远要不管离开谁,哪怕一个人也能活得开心自在。 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核,然后找到自己的边界,自我赋权,独立地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不再过分付出,也不再依赖别人。 如此,自由,便会真正降临。我是,我所是。 ··· 当归 本刊特约老师 一无所惧,能生信心 归一心语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2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资讯关于扫黑除恶违纪违法线索举报电话
- 下一篇文章: 郁金香牡丹园这一切都是关于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