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金钱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白绢病 1、症状 受害部位先呈水渍状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病斑中心区域稍凹陷,边缘明显,患病部位表面布满白色绢丝状菌丝,呈放射状并向土表蔓延;菌丝上产生菌核,初为白色,后转黄色、红褐色到深褐色,严重时整株被害,致使地上部茎叶萎蔫枯死。 2、发生规律 病菌大部分分布在1厘米至2厘米的表土层中。当温度达到28℃-35℃,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在土壤中蔓延。 3、传播途径 从金钱树根茎或叶柄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经7-8天潜伏即开始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进行再侵染或多次侵染。 4、管理 一是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二是病害的发生与水有密切关系,注意避雨栽培,雨后及时排涝并加强通风,严防栽培场所湿度过高;三是提高土壤pH值,可适当在培养土中添加适当的焦泥灰、草木灰或消石灰,将其调至6.5-7.0,并增加硅、钙等微量元素;四是栽培用土提倡高温消毒,烘烤灭菌;五是发病初期在基质表面喷洒或浇灌根卉友、绘绿、百菌清等药剂进行防除。 二、褐斑病 1、症状 多发生于叶片上,近圆形,呈灰褐色至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 2、防治 发现少量叶片受害,要及时摘除并烧毁。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的百菌清悬浮剂倍液。每10天1次,连续3~4次。 三、蚧类 1、症状 蚧类主要在叶背刺吸汁液,影响植株叶片生长和观赏效果。 2、防治 少量发生时,可以刮除,也可以用透明胶带黏去虫体。发生数量多时,可在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施20%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的喹硫磷乳油1倍液,效果较好。 四、疫病 1、症状 初期为水浸状斑块,之后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软腐,使得嫩芽倒伏;湿度大时,表面会有白色绵状菌丝。 2、发生规律 疫病病原菌在条件适宜时,由卵孢子萌发并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孢囊孢子通过雨水或田间水分管理时飞溅到寄主金钱树上进行侵染。孢子囊产生和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一般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 3、传播途径 土壤湿度95%以上,持续4-6小时,病菌即可完成侵染。 4、管理要点 一是避雨栽培;二是栽培中注意控制用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三是在高温雨季,当温度高于32℃,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涝,加强通风,严防栽培场所湿度过高;四是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五是发病初期交替喷洒百菌清、绘绿、双炔酰菌胺、精甲霜灵、丙酰胺、氟吡菌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掉叶清香木掉叶的防治
- 下一篇文章: 达人分享各种花卉春花后你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