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绝不在春天做的6件事,一起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趁着春天打下基础,一整年的健都不用愁。人人都能随口说出几句“春捂秋冻”等养生口诀,可对于此时的养生禁忌却了解甚少。 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主任医师罗卫芳、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德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详解春季养生6大禁忌,帮你加固健康根基。 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不少人家中准备了各种降火药丸,一旦出现口腔溃疡、牙疼等显现就吃上几粒。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 专家支招:春主生发,“燥”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 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我们要根据“火种”来灭火。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 预防上火:可以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 二忌:春捂不当 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点: 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 第二,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 第三,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三忌:一犯“春困”就睡 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惫。 专家支招: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 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散步则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四忌:门窗紧闭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专家支招:春季通风比任何季节都重要。 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五忌:宅在家不出门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因为“动则养阳”。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对健康十分有利。 专家支招:春主生发,在出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挡一部分有害物质“病从口入”。 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燥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雾天污染物较多,最好别出去锻炼。 另外,春季运动要有度。对于整个冬天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要过快过猛,否则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还有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受损。运动前充分热身必不可少,可以做做拉伸运动。 六忌: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如果整日郁郁寡欢,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专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 春天还可以养养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悦。 当然,你也可以和家人一起来次郊游。需要提醒的是,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有慢性病的人和老人进行爬山、骑车等活动时应量力而行,过敏体质的人要做好防护措施。 更多深度文章见《郁金香》~ 长按指纹,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5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宁波郁金香久别重逢摘杨梅,生命小组户
- 下一篇文章: 升降晾衣架十大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