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篇青春不能承受之痛班主任从
作者简介 邹丽媛,任职于东莞市清溪中学,初中二级道德与法治教师,东莞市罗凯旋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曾被评为清溪镇先进班主任、清溪镇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先后在韶关、江门、清溪等多个学校分享过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经验。担任班主任工作七年来,坚持与学生共成长,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引导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初中生健康成长! 校园,本应是一个孩子们生活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可是,近年来却不断曝出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欺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沉重话题,对被欺凌者伤害久远,甚至伴随一生!因此,班主任必须要重视校园欺凌,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当中,教会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从认知上改变学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初中学生校园欺凌生命教育心理体验式活动主题班会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界定校园欺凌的含义,中国政法大学江水长()认为:“校园欺凌(Schoolbullying),指发生在学生间的,个人或集体持续以语言、文字、图象、符号、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对他人实施的直接或间接的贬损、排挤、欺负、骚扰或戏弄等,使该学生处于敌意或不友善的校园学习环境中,产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财产上的损害。”[1] 校园欺凌事关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年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年,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年,下发《关于开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了校园欺凌防控制度。[3] 一、青春之冲动—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青春期的孩子思维逐渐发展,具有独立性,但是也伴随着叛逆、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等特点,做事冲动、极端,不考虑后果。校园欺凌是校园常见的现象,这些欺凌者或是因为家庭缺乏温情,或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找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进行语言侮辱、身体伤害等方式进行发泄。班主任要在孩子冲动前把源头掐断。下面一起探讨关于校园欺凌的一个案例。 (一)案例详情 1.被欺凌者特征。佳佳(化名),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瘦弱,剪得一个男生头,单眼皮,脸上多粉刺,皮肤黝黑,在班级里是个比较少讲话,乖巧、自卑的女生,存在感不强。 2.被欺凌的过程。三个男生走到她面前很鄙视地说:“你怎么能长成这样?”“怎么有这么丑的人?”做了“吐”的表情,叫她“丑八怪”。接着,还成群地组织评选她为“班花”。在收发她的作业本时,嫌弃她的作业,扔来扔去,碰过她的作业还要用纸巾擦拭十几遍。 3.欺凌升级。三个男生感觉还不过瘾,在网络上给她取侮辱性绰号,把她的照片配上诋毁性文字,并在班级私群里传播转发。 (二)心理体验式活动,改变欺凌者对生命的认知 对于欺凌者,如果只是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有可能会把学生推向你的对立面,可以采用心理体验式活动,把我们老师要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把我们老师要灌输给学生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把我们老师反复提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觉想要的习惯。 1.“摸肚脐”活动——认识每一个生命的来之不易。“摸肚脐”活动的灵感来源于瑜伽的冥想。当我们在背景音乐的感染下闭上双眼,人会不自觉地沉静下来,再加上引导语:“孩子们,请摸摸你的肚脐,我们的母亲用脐带维系着我们的营养,跟我们相连。母亲是伟大的,从十月怀胎,到忍痛分娩,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你就是上天派给父母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当我们欺凌别人的时候,可以用手摸一下肚脐。闭上双眼,我们好好地回忆,从小到大,我们有没有做过伤害别人的事情?”我是父母的宝贝,可我们怎么忍心伤害别人父母的宝贝呢?” 2.“评选花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学会尊重差异。提前准备好红玫瑰、百合花、臭草花、康乃馨、太阳花、郁金香、小雏菊,让同学们选出自己觉得最美的花,结果选各种花的人都有,基本没有选臭草花的,因为臭草花长得不好看,色彩、形状、香味都比其它花差一截。但是臭草花的优点在于能坚强地生长,随便在路边或者杂草边就能长成,而像玫瑰,它的生长要注意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因此,孩子们能很深刻地感悟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之处,能学会尊重差异,悦纳自己和他人的不足。 二、青春之梦魇——增强生命的韧性“老师,他们是不把我当人看吗?”“老师,我想杀人,怎么办?”这是被欺凌者佳佳(化名)发给我的QQ消息。当时正处国庆假期,我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先用同理心跟她建立情感连接,让她愿意敞开心扉跟我倾诉。 据家长反馈,佳佳多次问她:“妈妈,你为什么把我生得那么丑?”佳佳回到家就关上房门躲在被窝里哭,问她却什么都不说,这说明她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4]初中阶段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有效并且必要的。“把生命教育融入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之中,将体验、表达和理解有机结合。”[5]促进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内心世界,增强对生命的感知与体验。以一个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为例: (一)生命时间轴 人的一生就相当于一个时间轴,每个刻度就相当于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你可以把你已完成的事情和未完成但是想完成的事情写下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逆的,短暂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至上。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生命,也要关爱他人和善待他人,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积极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播放校园欺凌视频《悲伤逆流成河》 播放截取的电影视频《悲伤逆流成河》的片段,我专门截取的是女主角易遥跳河和跳河前控诉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语言。看完这个视频,我明显感觉到班里的气氛沉重到了极点。因为前面我已经列举了佳佳被欺凌的经历和她的感受,以及一些旁观者没有及时制止这个行为对她造成的伤害。视频看完,对同学们的冲击力更大。(事后,有同学跟我说,以为佳佳死了,因为当时我上班会课的时候她没在教室,这是我跟她协商好的。) (三)折千纸鹤活动 让同学们感到庆幸,了解到还有补救的机会。我告诉同学们,佳佳依旧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等她来了之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弥补自己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我请同学们亲手写上温暖的话语,把它折成千纸鹤,再让同学们亲手交到佳佳的手上,让她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并且,还告诫同学们,以后杜绝再出现任何校园欺凌行为。 (四)班会课结束语:朗读者开场白《遇见》 用朗读者的开场白结束本节班会课,主要是要同学们意识到:在众多同学当中,我们的同学能够分到一个班级,这是缘分,要珍惜这段最美好的同学之情。 三、青春之篇章——让生命之花绽放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阅历不够丰富,对于生命的意义更是缺乏基本的认知。要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就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仅仅依靠教材和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起来。 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知识并不能为防治校园欺凌带来良好的效果,应鼓励学生不仅在教室和校园中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进行生命体验,获得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青少年参加的每一项活动或比赛都丰富着他们的生命体验,让他们亲自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6]应根据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开展各种生命教育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校园欺凌的视频与电影。明白欺凌行为的危害、生命的尊严,学会平等对待同学; 2.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让学生对法律有所了解,明白欺凌行为属于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3.学校可以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珍爱生命、保护生命。 四、总结校园欺凌行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许多孩子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青春期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温暖的人,学会彼此关切和传递温暖,因为任何人都不愿被冷漠对待。生命拒绝冷漠。真正使教育感动生命、融入生命,焕发生命的光彩。 [1]江水长.建立惩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机制[J].中国德育,(6):32—35. [2]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开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N],《中国教育报》,.10.21[3]高毅哲,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明年六月施行,着力解决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N],《中国教育报》,.10.19 [4]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9):85[5]李灵.重视生命教育防治校园欺凌[J].教育实践与研究(C),(9):8—10 [6]党晶,刘济良.教育场域中青少年敬畏生命的缺失及重塑[J].中国教育学刊,(6):94—. ● 1.守正创新微而有为——挖掘微班会创意策略初探2.学生“机”情,宜疏不宜堵——浅谈“德育场”手机管理法3.自媒体时代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出路4.在班级管理中唱响生命的旋律5.以树立榜样为核心的激励策略在初中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6.立德树人背景下“加减乘除”法则在中职班会课中的运用● 1.快乐体验“六+X”,“五重”“四制”显神威——一人一岗,一人一责的班级角色体验探讨 2.基于班级量化管理对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3.无需费心去“杂草”只需用心种庄稼——浅谈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 4.三心一观减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5.善做伯乐知人善任——浅谈小学低年级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6.“尚美”赏识,点石成金 7.借力班级优化大师,成就班级管理大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管理班级的策略与措施 ● 1.何必苦除草一心只种花 2.讲好教育的故事,做有温度有智慧的班主任——探究故事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作用 3.彩笺欲寄兼“尺素”,水阔山长知“去处”——思教育案例,悟班级管理 4.言传身教,传递“心”的力量 5.以“图”导学,静待花开——新时代班主任巧借思维导图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 1.视域融合:叙事为和谐亲子关系构建赋能 2.家校云沟通,“钉钉”来助力 3.“五步法”帮助父母与孩子“好好说话” 4.潜心钻研助力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5.班级电子周报,家校互动新方式 ● 1.“正行”浸润班级,涵养“堂正”少年——“正行”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2.通过系统体验式活动有效促进班级文化形成 内容作者丨东莞市清溪中学邹丽媛 排版、责编丨袁佩玲、易华 审核丨邹丽媛、钟玮 声明:本文由东莞市清溪中学邹丽媛老师供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核实。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xx/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市委书记李亚对做好ldquo五一r
- 下一篇文章: 高血压效验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