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语说马上就要开学了,最焦虑的家长怕是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和马上升入小学六年级的家长。一个可能会对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不适应感到焦虑,另外一个就是担心孩子的升学考试。但是,在小学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年级大关,那就是二升三。国际国内的研究都证明,小学中年段是后进生产生的高峰期,是前进还是后退,这道“坎”,家长和孩子都得过。小学语文二升三的“坎”怎么过?晓语常有家长发现孩子一二年级还是尖子生,上了三年级后,成绩直线下降。小学二升三这个坎是国内外研究共同证明的,就语文学科来说,相比一、二年级,三年级的语文书上已经没有了大幅的拼音标注,识字量不够的孩子会有阅读的压力。在写作上,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变成了真正的写作文。这也是孩子不适应,语文成绩下滑的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阅读上,一二年级还是以阅读图画书和少量桥梁书为主,到了三年级,文字书成了阅读的主体,在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难度升级到文章上下文内容的理解,对孩子的理解能力是一种挑战。台湾著名教育家洪兰女士说:“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中文水平太差,他的成就就会有限;因为阅读培养逻辑性,而逻辑是科学思考的根本,没有逻辑性的思考,是不可能成为好的学者的。”下面晓语就语文学习的四个方面给家长支招。干净地朗读,有意趣地书写让儿童沉浸在温暖润泽的母语世界需要诵读的不只是童诗

事实证明,诗歌是儿童语言和精神发展的养料,日不间断地诵读,培养的是定力和静气。在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诵读以儿歌、童谣和朗朗上口的古诗为主,到了三年级,除了趣味性的童诗,哲理性的诗,有深厚人文背景的古诗,和言简意赅的古代经典也是这时期孩子诵读的内容。

每天诵读诗性文本让儿童感受母语的韵律《飞鸟集》精选1[印度]泰戈尔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郑振铎译)《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以清新、简短的文字讲述人生、世界的真理。哲理的表达委婉巧妙,思想在字与字之间温柔地流淌。这样的诗歌带给孩子的不只是语言的美好,更是文字背后的思想的光芒。《垓下歌》(秦)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唐)岑参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这两首诗中的第一首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着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在自刎前给世人留下的哀叹,英雄末路的无奈和对情感的叹息交织,令人荡气回肠。一首是作者在赴安西途中,对长安的家的思念。英雄末路,思念故土,这样的情感是一般孩子无法体会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他们幼年告诉他们,生活不只是快乐和美好,还有不可逆转的失败和无奈。《老子》精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著名哲学家胡适曾说:“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哲学并不是不可理解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样的道理其实在生活中,在自然的实践里,孩子们已经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过了。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原典,无疑会使他们对于这篇古文的记忆更加深刻。是时候该脱离桥梁书了

任何一个做分级书目的机构,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推荐书目中,图画书和桥梁书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今天的孩子在读图和读文字之间,有桥梁书这样的过渡书籍,是阅读专业化的一种体现,但是过分依赖桥梁书,或许反而会降低孩子对于纯文字书的兴趣。是时候,该引导孩子脱离桥梁书了。

完成小学课标万字阅读量用开阔的文学文本全面构建儿童的精神世界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贴近生活的诗歌、散文、儿童文学、民间故事、世界名著、科普作品都应该成为他们涉猎的对象。当然给孩子的作品,还是要考虑到内容上的情趣和语言上的张力。我的手很小。请不要期待我会将铺床、画画或打球这些事做得完美无暇。我的腿很短,请慢下脚步,这样我才赶得上。我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与你看到的不同。让我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家事永远也做不完。我当小孩的时间非常短暂,请心甘情愿地利用时间告诉我这个美好世界的一切。我的感情很脆弱。不要整天对我唠叨(你不会希望人家因为你的好奇心而唠叨不休),用你想要他人待你的方式待我。——《给父母的十诫》[美国]凯文?雷曼大人和孩子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大人忘了,自己也是从孩子过来的。这样的文章,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父母。拇指姑娘的摇篮是一个光得发亮的漂亮胡桃壳,她的垫子是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她的被子是玫瑰的花瓣。这就是她晚上睡觉的地方。白天她在桌子上玩耍。在这桌子上,那个女人放了一个盘子,上面又放了一圈花儿,花的枝干浸在水里。水上浮着一片很大的郁金香花瓣。拇指姑娘可以坐在这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做桨,从盘子这一边划到那一边。这样儿真是美丽啦!她还能唱歌,而且唱得那么温柔和甜蜜,从前没有任何人听到过。——《安徒生童话》之《拇指姑娘》童话是真的,并不是说童话里的世界在现实真实存在,而是童话中梦幻的场景、人物的感情,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幻想中。安徒生的童话不是专门写给孩子的,但是孩子的世界需要童话来滋养。从前,地球上老是有人往下掉。在地球下半边的往下掉,在地球上半边的往上掉——或者叫往上飞,简直像鸟儿。狗如果不拴住,会往上飞;苹果熟了,也往上飞,吃半生的吧,又太酸。家里呢,桌子椅子,要是不钉在地板上,就飞到天花板上去。大街上装有护栏,让人拉着走,谁粗心大意,没拉住,就会一直往上飞。后来,无论城市或者乡村,都竖起高高的柱子,张挂着网。大大咧咧的人往上飞时,就会掉进网里,然后从长梯子上下来,返回地面。——《小蚂蚁和宇航员》这是个典型的关于“引力”的故事。科普书不是那么容易阅读的,一般孩子很难一下子接受说明文性质的科学书籍。而三年级以后,尤其是上了四年级,随着《自然》学科的介入,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会让一部分孩子无所适从,这种理科的逻辑思维的拥有与缺失会让孩子的成绩差异更加显著。怎样提升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不妨从阅读科普的童话开始。阅读的时候需要技巧

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语文成绩依然没提高呢?也许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学语文,阅读是必走之路,但是不是读了书,成绩就一定能提高,我们还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锻炼一些思维力。不同的文体,指向的阅读目标是不同的。有的诗歌和散文重在语言之美的鉴赏,而神话、寓言重在故事背后隐喻的挖掘和理解。科学说明类的文章重在科学知识的习得,生活类和实验类的说明文章重在应用。读书不是读“字”,孩子在读不同文体的文本时,需要不同的阅读技巧。

吸收PISA测试最新成果全面检测和提升儿童阅读能力从每段的关键句找结构

儿童诗歌往往有着相似的结构,不是第一句,就是最后一句,是相同的句型。如下面这首:

夏季,冬天住在哪里[苏联]瓦采吉斯夏季,冬天就钻进了衣橱,爬上了衣架,皮帽,绒衫,卫生衣,还有手套和它们在一起。夏季,冬天就躲进了贮藏室,那里,它和滑冰鞋,和雪橇、滑雪板,安静地睡成一堆。夏季,它住进冷饮店,和它做伴的有冰糕,还有巧克力冰淇淋。等到雪花又飞,冬天抖抖身子,从衣橱里走出来,于是夏天躲进贮藏室。夏天会不会躲在冷饮店?这我们可就不知道了——冬天,冷饮店锁着门。(韦苇译)在童诗的世界里,花草会说话,鸟兽有情感,一切充满灵性。想象力是童诗最好的修辞,在这首诗中,夏天,冬天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们来找每段中的相似句子,就会发现每段的第一句是相同的句型:夏季,冬天就钻进了衣橱夏季,冬天就躲进了贮藏室夏季,它住进冷饮店“钻”、“躲”、“住”这三个词处理得非常形象,是诗中将冬天拟人化的灵魂词。抓标签

商品包装类的说明文,其实是最好读的,不要看它全是专业词汇,其实只要根据需要找每一条的标签就行了。如这里有一篇《快克新包装说明书》,如果要问哪些人不能吃这种药呢?我们只需要看其中的一栏就知道了。而如果要知道药品中什么成分治疗什么症状呢?也只需要看一栏。这样的阅读,可以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实践。

根据线索理解全文

有的文章隐喻比较深,但是在文中有明确的一以贯之的线索,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闷头读了一遍无法理解的话,需要找到那条主线,再划出关键的句子,最后串联起来理解全文。比如《伊索寓言》中有一篇《爱说大话的老爷》,说的是一位老爷爱说大话,出门对车夫说大话反被车夫骗的故事。文章最后一句有深意的话“它呀,老爷,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从文中根据“兔油”两个字来找线索了。

“这兔子也算大吗?我的见识看来是要比你多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16公斤!”“车夫,我刚才是把兔油说多了些。几十磅倒真是能熬出来的。”“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几十磅油倒是熬不出。不过,三四磅是能的。”“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这老爷说话的语气一次次变化,最后说了实话,那兔子根本没有油,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说大话的反被车夫给耍了。所有的写作技法要指向孩子的写作兴趣

作文永远是老师、家长、孩子最头疼的事情。蔡朝阳老师在《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是怎么失败的》一文中写道:“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总结孩子们的三大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归根到底,这不是因为写作、阅读本身很难,而是12年的体制内语文教育出现了问题。”他还说:“小学阶段的作文辅导班,其实基本上也是依附于应试教育的,是对应试写作的加强,去这些辅导班的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消失的更快。”

让儿童学会真实的表达写出世界本来的样子写作是有技法的。在我们写作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果是写人、写事,需要深入观察这个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写事,就需要构思这个事情的发展过程和其中最值得说的精彩点。做自然观察作文,就需要到真实的自然中去,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感受我们要写作的对象。写专题文章,或议论文章,孩子们可以互相进行一些头脑风暴,思维的碰撞可能会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写作需要读一些例文。例文不是让孩子做简单的模仿,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好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哪些技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写雪花,一定要让孩子接触真实的雪。带孩子观察雪的形状,体验雪花落到手上、脸上的感觉,甚至可以尝一下雪的味道。再读读《大自然的日历》中那篇《星星般的初雪》:星星般的初雪[苏联]普里什文/著潘安荣/译昨天晚上没来由飘下了几片雪花,仿佛是从星星上飘下来的,它们落在地上,被电灯一照,也像星星一般烁亮。到早晨,那雪花变得非常娇柔:轻轻一吹,便不见了。但是要看兔子的新足印,也蛮够了,我们一去,便轰起了兔子。今天来到莫斯科,一眼发现马路上也有星星一般的初雪,而且那样轻,麻雀落在上面,一会儿又飞起的时候,它的翅膀上便飘下一大堆星星来,而马路在不见了那些星星以后,便露出一块黑斑,老远可以看见。这样用“星星”来比喻雪花,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雪花的亮与柔,和爱。在全球变暖的今天,我们南方的孩子们看到雪花的机会不多了。当冬天下雪时,我们不要把它只当作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多带孩子感受自然和生活给予我们内心的成长,其实写作没有那么难。其实语文也没有那么难。当所有的要点都化入每天的学习,语文就成为一种习惯。二升三,哪有什么“坎”。母语学习套餐诵、读、测、写为您的孩子提供最专业的儿童母语学习解决方案长按上方







































济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