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引导,规范游人行为

首先,在公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公园”后,剧增的人流量、素质参差不齐的游人,给公园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充分分析环境与游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总结受游人欢迎的空间特质、容易发生破坏行为的空间特质以及游人的行为特点,作为依据,通过合理的设计秩序及景观元素引导游人,最大程度满足其需求。

其次,建设良好的管理队伍,除了公园自身的专业队伍,还应通过加强与社会、高校等组织合作,并做好事前培训工作,积极引导人们广泛参与管理工作中,以“主人翁”的意识开展各项事务;另外在招商项目上实行经营管理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个人,确保良好的游览环境;联合各职能部门、单位开展联合执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结合预案机制,开展应急演练。

最后,在规范、规劝游人不文明的行为时,容易出现摩擦、矛盾,以变向的奖励、互动或友好间接的方式引导游人,还可以结合行为艺术,艺术表演,趣味景观小品以宣传文明旅游。如此既能丰富花展游赏内容,又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2另辟蹊径,缓解花展压力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观鱼管理处,除了管辖热门景点太子湾公园外,还有高丽寺、浴鹄湾等景区,故采用“冷热均衡”的战略思想,打造冷门景点。对其他景点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并开辟新的花卉展览活动,逐步提升其知名度,为缓解太子湾郁金香展游客压力奠定基础,或者通过将其他景区打造成郁金香展的附属展区,以分散人流。

3中西合璧,挖掘文化内涵

借鉴荷兰郁金香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单纯的模仿,到自有文化元素的注入,改造舶来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景观层面,尽管郁金香已形成大面积栽植的传统形式,但可以尝试寻求新的景观种植方式,结合不同生长型的植物以及小品等具有中国符号的元素进行独特的植物景观营造,“郁金香花田+荷兰风车”的组合形式代表着荷兰的农业文化,但仍可以通过“郁金香创新种植模式+中国元素符号”形成自身的文化;产业层面,学习借鉴荷兰郁金香完善的产业链,并结合自身对郁金香的研究、培育,产业发展等经历,打造“本土版的郁金香发展史”,介绍其中发生的奇闻异事,让人们对其有系统的认识,或者为游人提供参观体验的项目,使其了解郁金香产业的各项运作;象征层面,郁金香的花语因其颜色不同而各有差异。太子湾公园的郁金香展则可以融入中国的传统婚俗文化,将其视为爱情的化身,并通过多种渠道(可作为婚礼中装扮花卉、情人节主打花卉)不断加强其文化宣传力度,让人们接受认知。

4灵活多变,丰富游览内容

相对于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其他花展,郁金香展则缺少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饮食文化。在中国这个重视“吃”文化的环境氛围里,少了些许优势。但依旧可以结合市面出现的新型饮食材料,制作郁金香形状的甜点如蛋糕、冰淇淋等“以形代味”。由于剧增的游人量,很难有更多的场地空间与人力物力去拓展其他项目,可以借助企业与社会的力量,征集郁金香展系列文化产品,加强其附属产品开发力度,使郁金香文化符号渗透花展之中,并走进千家万户。

图片来源:韩晓萍、祁立南、方晶晶

关于“黑豹工社“:

以园林植物应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主开展交流的团队。

订阅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