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援助平台 https://m-mip.39.net/fk/mip_5496912.html

坐标:浙江宁波

阳台:糖果π

面积:4平方

园龄:三年

园主:童童

  一个寻常的午后,在与先生闲聊玛格丽特·颜老师的河马花园和一些零零碎碎的花园背后的故事时,先生突然建议我把围绕小阳台的点滴生活整理成图文分享出去。

一时间我竟有点心动,说实话我是想写点什么,并非我的阳台本身有多漂亮,当然更不会是我对园艺有多么擅长,我只是纯粹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有温情有故事的阳台嘛,它承载了我们很多的亲子时光。

但当我真正编辑图文的时候,内心又开始犹豫起来,相比那些达人们设计得像艺术品一样的花园,我的阳台真是太简陋了。花草布置也没有统一的风格,嗯,小盆友说,像一盘五彩六色的糖果……

  我尝试着画一张阳台的立体结构图,但几经折腾终究放弃了,还是用文字表述吧。

打开卧室连接阳台的移门,面朝正南,上方是玻璃平顶,又处于顶楼,采光还是不错的。左侧即阳台东面,如图,一半是墙体,全部做了立体的置物架,一半是延伸出去的一米长,30公分宽的一段水泥平台。

  西侧完全是封闭式墙体,放置空调外机和洗衣机。头顶上方自己构架了两根不锈钢的晾衣杆,用麻绳从杆子上垂挂几个木质吊环,用于悬挂绿箩等蔓性植物。妥善地解决了日常洗晒问题,算是生活与爱好两相宜吧。

  早春,扫去冬日的阴霾,久违的阳光倾洒在尤加利圆润饱满的叶子上。

  这盆细弱歪斜的郁金香,是我第一次种植时的一大败笔,我把它放置在了隔窗的散射光下了,在江南多雨的气候里,花开得很寒碜。但它们依然是阳台春天的使者,拉开了一整年的花事序幕!

  缺少球根点缀的春天,是有遗憾的,但一点也不寂寞。

两粒小小的酢浆草种子,发芽开花后爆发出的蓬勃生机,给沉寂了一冬的阳台带来了浓浓的春意。

当初我和小盆友约定,一人负责一盆,他学着我的样子,翻土,播种,洒水,还暗暗和我较劲,一定要养得比我好。

柔和的粉色,在温暖的春日里,让时光多了一份恬静与美好

  某天我买回一个花架,小盆友有模有样地帮忙组装。男孩子是很享受这个手工过程的,一会帮爸爸递扳手,一会盘腿坐着拧螺丝,陶醉在自己满满的存在感里。

  拼装好花架,他又像一个小小“指挥家”,指挥着我和先生把合适的花一盆盆的放置上去,最后他说还要让这对小天使守护这些花草……

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你在闹,我们在笑

  尽管园艺之路一直徘徊在“种了死,死了接着种”的反复循环里,但我还是在每一个湿冷的冬季里,热切地渴盼着春的到来。

  花草们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终于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矮牵牛,美女樱,小雏菊,姬小菊,飘香藤,风铃草,月季,天竺葵,红掌,百合,蓝雪花都是我阳台的颜值担当。

  一个人休息在家的日子里,我开始拿起相机,尝试着设置各项参数,变换角度,以期拍出植物的最佳状态。

  那时候的小阳台成了我们各自的乐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爱好。先生总是兴致一来拿起相机,拍下眼前花红草绿和我们欢畅的场景。

  一起修剪薄荷的枝叶,手指起起落落间,剪下一段段简单真实的岁月。

  我对拥有向日葵的渴望,使得小盆友萌发了为我画一片向日葵的想法。

他画,画一片广阔平坦的土坡,种满向日葵与向往,再画个母亲在田旁,画出孩子眼中的宁静与祥和!

  这几棵百合和马蹄莲能够在第三年今春完美盛开,得归功于先生的坚持和耐心。

每次一季的花凋叶败后,它们经常会被我扔在角落里选择性遗忘。因为我无法面对着一盆泥土,和泥土下不确定是否存活的种球,来等待来年的花开。在我急躁的心情下,它们的命运总是挣扎在生死线的边缘。

先生总是劝我,等等,再等等……我试着耐住性子,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花开花落,自有规律,不能只功利地迷恋于花开的刹那芳华,凋谢后的衰败亦是生命的归宿。

  图中墙上的木网格,原本只是单纯地想遮挡空调外机,后来某一天外出时看到了成片的风车茉莉肆恣地爬满了一座废弃的老房子,生机盎然的翠绿间开满了洁白的小风车,微风轻抚,带来了阵阵花香,每一朵花轻盈灵动!

我被眼前蔓延的美深深折服了,于是就有了种一棵风车茉莉,让它爬满网格的想法,无奈园艺不精,两次扦插都失败了,但我是屡败屡战的小白,今年秋天从头再来……

  网格旁边的木质花架,是先生几年前给我做的。从拆迁的破房子里找来了很多木条,一根根的挑拣带回家,照着我模糊的描述,简单地做成了立体的上下两层,周围打上挂钩,便于挂盆。

  月季,是阳台党心中永远的痛。早已记不清在我手上夭折过多少月季,但今年它们是我的骄傲。严格按照大咖们的指点,再加上自己的细心养护,顺利地实现了两次鲜花插瓶。

  冗长湿闷的梅雨来临,很多花都黯然失色,病虫害接踵而至。那些凋落的花叶的静美,都被定格在了相机里。

  连日来的雨疏风骤,照样是“海棠依旧”!

  两棵黄蘑菇的出现,成为了黄梅天里印象深刻的最活跃的休止符。

小盆友至今仍然不敢相信,花盆里凭空出现的蘑菇,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爸爸找来一本科普,一场生动精彩的生物课就此展开。

  朋友圈里经常有人问我,这么小的阳台怎么能养这么多的花啊。其实都是错时错位摆放,经常搬来搬去,不断地变换位置。盛花期的放上去,花谢后放到通风的楼道里养护,来去折腾,才不致让阳台太冷清。

  告别雨季,迎来初夏。打开连着阳台的移门,微风吹来一阵阵淡淡的茉莉花香。跳脱的孩子拉近花枝低头猛嗅,结果皱着小包子脸,嫌弃地说根本不是清香嘛!是了,近闻茉莉,是一种类似于栀子花的浓郁的味道

  老谢赶紧摘下几个仅有的花朵,泡入茶水中,一时间找不到顺手的杯具,就用高脚杯代替一下吧。

  蓝雪花,绝对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当初姐姐向我推荐时,给它的标签是:开花机器,耐热不长虫。

  暴晒,使得蓝雪的花色有点泛白,我赶紧把它搬入室内靠窗的书桌上,翻出老外婆的粗花布铺衬起来!清新的蓝色,和复古的鲜明色泽的搭配,竟让我满心欢喜起来。

静静的放在一旁的“花事日记”,这是我这两年写下的有关花花草草的一些笔记和日记。

  小学的作文里,总会出现类似描写“我最喜爱的动植物”之类的题目,于是屋前院后的花草成了我笔下最直接素材。

当我把一篇描写太阳花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的时候,他批阅完后没有直接给分,委婉地问我,是不是抄袭来的,他大概认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不可能对一种植物的四季生长了解得这么细致入微吧,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眼中这么普通的并不起眼的花,却在每一个花开花落寒暑交替间,伴随着一个孩子整个童年的成长。

  酷热难熬的三伏天里花容失色,有些甚至没有存活下来,不免有点沮丧。每天的日常就是早晚两次的浇水,以及在有限的空间里,想尽一切办法给花草遮阴,通风。

  相比其他季节对花草的养护,夏季似乎多了点空闲。吹着空调,拉开窗帘,坐在玻璃移门边,看着阳台上的花架,挂钩,我和小盆友尝试着做一些手工挂饰。

透明的玻璃瓶子,绑一根麻绳,风一吹,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这个夏天似乎随之律动起来,不再沉闷乏味。

  少了花朵的缤纷色彩,装酷耍帅的小盆友才是妥妥的C位!

  平面空间实在有限,又因孩子即将读小学要搬家,所以也没有特意大动干戈地去设计布局,连墙壁都未粉刷,还是不太美观的毛坯水泥。先生自己动手,把能利用的立体空间都设置了置物架,也增加了不少空间。

  每次散步路过建筑垃圾堆,我们总是不忘多看几眼试着淘宝。老旧的实木抽屉,床头柜,小巧的高脚凳,北欧风的小棕瓶,都被搬到家里,一家三口,清洗,消毒,打磨,喷漆……一顿折腾,慢慢的把埋没的腐朽变为眼前的小惊喜,妥帖地安放在阳台的角落。

  回想有天放学,小盆友兴高采烈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幅画,得意地告诉我,他画的仙人掌被老师表扬了,还“大言不惭”地问我,“我画的仙人掌和你阳台上种的比起来,哪个更漂亮呢”?我不禁哑然失笑。

  退去暑意,秋高气爽,植物们又满血复活。我在秋日的暖阳下,笨拙地一针一线的学做钩织,把那些点滴的心情都交付在一个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悄悄装进记忆。

  零零散散地陆续看完了一整年的花,冬天的阳台有点萧条,但却孕育着来年的希望。秋播的种子开始悄悄蓄积生长的能量,我们唯有耐心守护,静待花开。

  对小盆友来说,冬季里最漫长的等待,是从草莓种下的那一刻开始的,一直持续到果实成熟,不对,更精准地说法应该是,唇齿触及到草莓香甜的那一瞬间。尽管数量不多,但小盆友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深深地感染了我和他父亲。

  朋友开玩笑地说,“你把自己对园艺花草的喜爱,强加给孩子了,你确定他真的喜欢吗?”

我问她,小盆友会对翩然而至地蝴蝶蜻蜓无动于衷吗?你能想象他发现蘑菇时眼里有光的惊喜吗?你理解男孩子与生俱来对铲子泥土的热衷吗?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的目光,不也常常越过书本,看向窗外吗?

这是朋友不曾体验涉足过的园艺生活,一时间她沉默,无言以对。

  我和先生有时候也经常探讨园艺对生活影响,很难用像样的语录式的总结去诠释,但当我看到孩子明媚的眼眸和笑容,以及一家人共同分享花开花落时的愉悦心情,答案其实已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花草,园艺,阳台,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亲子时光。匆忙快速的生活节奏里,我们经常忽略了那抹翠绿的新生的嫩芽,也很少坐下来,静静地陪伴孩子去聆听花开的声音,但我所希望的和谐高效的亲子陪伴,以及对话自然的生活方式,都在这里慢慢实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yy/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