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活着,该去见想见的人
"中国人均寿命80岁,都说70以前趁腿脚利索多去旅游,我已到了最后阶段,该去见想见的人,今天飞大连去见50多年未见的堂姐和堂弟……"。 这是我的朋友圈里来自上海的王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趁活着,该去见想见的人。 "自古七十古来稀",这,自然是古代的说法,当今社会,活到70岁,已是太多人的常态。可是,无论70岁的老人再怎么康健,我也无法把眼前的王老师和"老人"两个字联系在一起:腰杆笔直,声如洪钟,丹田气足,思维敏捷,率真自然,为人随和,谈笑风生,一脸的正气。年龄,只是一个阿拉伯数字而已。生理年龄,永远描述不出来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精气神,才是一个人真正活出来的样子,才是一个人虽历经沧桑却不见沧桑的最好见证。很多年轻人未必有如此年轻的心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趁活着,该去见想见的人。很幸运,我竟然也是王老师想见的人里的其中一个。 认识王老师,纯属偶然。听他讲起来我才有点印象。里,我们同在一个"心镜之家"的群里,就是在去年,我的自传文章与抑郁共舞的女人在郁乐园专刊开始连载,他看到了我的系列故事,特意加了我,但是,很少聊天,只知道他也曾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今年,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王老师拉进了他自己的群里,人不多,40多人。如今才知道,这些人都在上海,都是平日里常常聚会见面的人,有他的同学,也有抑友和志愿者。因为群太多了,互动交流并不多,只知道王老师已经退休了,实际年龄,我并不清楚,因为,无须清楚。但是,我会发现,只要王老师一出现,就会发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然后,别的人也会回复这几句话。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懂得,这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法:来自夏威夷修蓝博士的"零极限心理疗法",主张意念可以改变人的大脑结构,重塑新的神经元网络,从而达到清理心灵垃圾让心灵归零的一种状态:空无的境界。 至于王老师如何与零极限结缘,我也是不得而知。直到有一次,他发错了图片在我的群里,然后,跟我们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历,我才知道他更多的故事,随即提出了采访他的请求,老师慷慨答应,很快,老师的故事就在郁金香阳光会发表了,很多人才知道:零极限。年,因为妻子炒股赔了多万,王老师从此陷入了抑郁焦虑,当他一发现自己不对头时,及时就医,后来,在一个寺庙里学得了台湾星云大师所提倡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坚持 做好事,做善事,如今,抑郁症已经康复。 趁活着,该去见想见的人,我真的没有料到,我会是老师想见的人。王老师此次出来,只有五天,行程排得很满。先去了大连,看望自己50多年未见的堂姐;接着去了青岛看望小学同学;最后就是来看我。 王老师在他的群里分享:每每读涵香的文章,就像是夏日里喝凉水,这样形象的比喻,也是让我醉了。他非常好奇:我是如何在经营饭店之余,从事写作和公益的? 王老师从高密下车,直接打的来到我的店里。之前,我早已经把我的位置发给了他,还有饭店的广告牌。 可出租车还是把他拉远了,进村了,后来老师解释:"聚福缘,我看到了。可我记得涵香说的是个小店,我看这店不小嘛!" 见面后,酒席上才知道,王老师还是个癌症患者:淋巴癌和肾癌两种,可是,眼前的人,怎么看也看不出来。不仅想到不了解我的人质疑我的话:"涵香老师也有过抑郁症?"她们只是看到了我现在阳光灿烂的样子,并不知道我也有过烂泥一样的过去。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我也不例外;不同的是,面对疾病的态度。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真是如此。王老师在上海的抑友里,也是一个有大爱愿意付出的人。公益,是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 王老师面对疾病的态度,非一般人能及。在住院开刀前一天请20位原农场战友吃饭,酒席上,宣布自己"我得了癌症!"当时,王老师跟我们夫妻讲的时候,我禁不住笑了。他在说最后一句话时,特意把一只胳膊高高举起来,句句铿锵有力,这哪是一个人在宣布死刑可能到来?让我恍然觉得:这分明像战场上打了胜仗的人在摇旗呐喊: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不仅如此,他还在查出癌症的第三天立下遗嘱,包括去哪个派出所注销户口,去哪里领抚恤金……面对即将可能到来的死亡,王老师表现出来的恰恰是视死如归的一种无畏无惧,这是多少人缺乏的啊! 有一个专家说过:很多的癌症患者,最后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抑郁症,死于对疾病的恐惧。如果说,不幸的事件本身是第一次创伤,那么,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毫无疑问就是第二次创伤,它的威力远远高于第一次。思维创造一切现实幻境,一切都是心魔在作祟的结果。当然,王老师却更像是"大魔助大佛",他超脱了,他看透了。一开始,他曾经给自己设限活三个月,可是,如今,三年过去了,他已不再想这个问题:只享受当下,做好眼前事,善待眼前人。听到王老师说在吃无限极产品,我问他:"您觉得这无限极管用吗?"王老师坦然回答:"相信相信的力量。你相信有效,它就有效;你觉得它无效,它就无效,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你让我怎么说呢?我一直都在坚持健身房里健身,学习心理学,帮助抑友们,谁知道到底是哪一样管用?反正,以前是老婆的记忆力比我好,可吃了一年无限极,我明显感觉我的记性增强了!" 我的提问本身,要的就是这样的答案。一个人的康复,绝对不是靠哪一个,而是很多因素统一作用的结果。谈到记忆力,我也是佩服之至。读了我的自传,关于我在北京的故事细节,他都能一一道来,我的母亲,我的二哥,我的叔叔……我真的感觉到了拥有"我的粉丝"的幸福感。 看看王老师朋友圈的分享,就能感觉得到。"从青岛坐动车到高密,然后坐出租驱车40多公里来到仰慕已久的网络女作家涵香夫妇所开的饭店。我们以前只是在网络上聊过,今天看到本人格外高兴。我是两年前看了她在网络上写的自传才知道她的,她曾经也是一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最后,通过写作,和给其他抑友提供帮助而走了出来。多年前她北漂打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们是同镇人。先前在北京郊区靠摆早点摊度日,尝尽了所有的酸甜苦辣,后来盘下一个小饭店,日子过得马马虎虎。" "年涵香的抑郁症复发而且更严重,全家不得不回到老家,医院,在老公不离不弃的精神鼓励下,她硬是靠自己顽强地战胜疾病并成为一个优秀的抑郁症患者的志愿者,现在是郁金香阳光会潍坊分会会长,每天在打理完饭店事务后抽时间写作和多位会员互动。她的饭店就在马路边上,对面是一片玉米地,饭店的一半是夫妇俩自己盖起来的。平时店里也不请帮工,她家的饭菜量多,价格便宜:一盘四季豆炒肉丝才14元,一份红烧大鲤鱼30多元,一盘炒子鸡也只有30多元,看看中午招待我的菜的照片就知道我不是瞎说。我们聊了很多,虽然路途遥远,但我觉得这次见面还是很值得的"。 最让我感动,也是让我唯一感到歉疚的是王老师来看我,店里就餐执意付费的事情。还没来时,网上他就留言:吃你家的拿手菜,不用给我优惠价,照菜单上的价格就行。 老公开始炒菜,王老师特意跑进厨房里强调:我一定要付费的哦! 酒席上,他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特地分享了他在上海的故事。 在上海,他常常请抑友们吃饭,自然用去了一部分养老金。请的次数多了,抑友们开始难为情,他就说,"我愿意请你们吃饭!只要你们高兴,我就开心!我得感谢你们帮了我啊!"要知道,很多抑友是不能工作只靠残疾证补贴勉强度日的啊! 王老师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富翁。王老师,像是一座宝藏,面对他的侃侃而谈,我像是进了一个书库:贪婪地倾听着他的分享,是良师,更是益友;是长辈,更是智者。 经历事情越多,越坚定这么一个观点——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真的就不是差在钱上,而一定是差在三观上。 王老师70岁,我46岁,从上海到诸城,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这样的一个老人,千里之遥只为拜访我这个所谓的"作家",难道不是因为三观相同的缘故?此行此举,又教我如何不感动? 趁活着,该去见想见的人。王老师青岛之行要见的人,竟然是老师小学时的暗恋对象。岁月老去,王老师还有一颗感性的心,可见他的率真,如孩童,无关风月,只为活出一个真实到骨子里的自己。趁活着,去想去的地方,见该见的人,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的想法?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有几人敢做到?能做到?走遍名山大川是我的梦想,不知道此生能否如愿?梦想太多了,总要一个个实现,总要够得着才可以。希望,趁活着,去到想去的地方,见到该见的人,有一天,不再是梦!饭店,把我困在了一个点上,感恩网络,把我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感恩写作,让我拥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和笔友;感恩我自己,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还可以做梦,追梦。 物质的贫乏,永远遮挡不住内心的繁华! 感恩遇见,王老师!祝福你平安,健康,富足快乐! 后续:王老师离开我这里后,下午去了高密,看了莫言的故居和红高粱影视基地,昨天晚上住在了红高粱大酒店里。图片来自他的分享。 老师,不虚此行!我离高密这么近,却还没有去过一次。 殷炳莲,笔名涵香,郁金香阳光会特聘记者。70后,山东省诸城市作协会员,21世纪新锐作家网新锐之星,郁金香公益联盟成员,潍坊郁金香阳光会会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西安哪家好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zp/1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臻享花开,太平人寿与您同行1010鲜
- 下一篇文章: 批发云南鲜花生产厂家订购云南鲜花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