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1217/8505800.html

樱花被日本人培育出三百多个不同的品种,在我国热炒的品种多达五六十个以上,面对如此多的樱花,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如何去选择呢?

正确应用樱花的关键是要了解樱花之美,及其形成的原因。

樱花之美是群体的效果。花朵的个体之美,通过枝条、一棵树、一条行道树、一片树林,逐步汇集成强大的群体美,产生花枝之美、一树花之美、樱花夹道之美(樱花隧道)、樱花海之美,群体越大美感越是震撼。

花朵、花枝之美,可谓初级之美;做为是一棵树的存在,能有一树花开之美是基础,可谓中级之美;成百上千棵树,成片、成列的大量种植,形成大场面的壮观之景,远远望去如云似霞,这种举世无双的群体性造就出顶级之美。

世界上娇艳的花朵无以数计,有太多的草花确实是人间奇葩,上千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吟诗作赋,都是习惯于近距离下的欣赏,在花朵、花枝的形韵中,寄情咏志。在花朵、花枝之美上,樱花确实算不上非常出彩。但是升级到了一树花开的美丽上,升级到了一大片花开的美丽上,樱花之美就是登峰造极了,绝无仅有。

欣赏一树花开、欣赏成片花开,是要拉开观赏距离的。所以,拉开距离,是判断樱花是否拥有强大群体效应美的重要方法。

观赏樱花时,逐步拉开观赏距离:

从一米之内开始,看花朵花枝之美。

再到5-10米,看一树花开的效果。

再50-米,看几十棵树花开的效果。

再到米以上,看成百上千棵树花开的效果。

随着距离的拉远,不会出现暗淡感,空中有被点亮的感觉,美感反而增强,这才是群体效果绝佳的樱花。

为什么那么多苗商提供的品种樱花的图片、视频都是近距离下的花朵和花枝的特写呢?就是因为,这些樱花距离一拉开,观赏效果就直线下降。

出现的几十个品种中及后续还会不断出现的新品种中,能有强大群体效果的,也就只有几个而已,一直就只有几个而已,比如,日本的染井吉野、中国的华中樱。

总结: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美感也随之加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樱花,这种百姓追捧的樱花,一直以来,都是寥寥无几。局限于花朵、花枝欣赏的樱花,被吹捧着,多年来层出不穷。

(国内出版的樱花相关的文献、视频、图片等等,都神奇般的在回避或掩盖樱花之美的根本问题)

接下来,我们探索一下,一个深思的问题、一个质疑的问题、一个反思的问题。

一个深思的问题:

品种樱花来源于日本,日本人搞出多种樱花,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日本国内一直没有众多樱花的地位,甚至有人称其为垃圾樱花。其国内赏樱就仅仅是指观赏染井吉野花开。

在日本被弃之不用的樱花,比如郁金樱,花色是绿的,不走近细看,都以为是绿叶;上世纪,冰心先生在《樱花赞》中有记载;因为,不漂亮,自然很少人去繁殖,在我国,却被吹捧成“世界级珍品樱花”!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一个质疑的问题:

东湖樱园是日本投资与兴建的,是日本人对樱花理解的产物,园方称有一百多种以上的品种樱花,可是,园方为什么隐藏了这样的事实:主体樱花染井吉野,占比80%以上;上百个品种加起来的总数,占比不足20%,每个品种才区区几棵而已,仅做为点缀应用。品种樱花开花时,园方不收取门票,免费开放;东湖樱园的赏樱活动就只是观赏染井吉野花开。

国内自主打造的樱花景观很少能成功,就是胡乱地种植品种樱花所至。国内赏樱景点太少,国人要么远道去日本赏樱,要么挤爆国内少有的几个“日本樱花园”(国内的日本樱花园都有与日本人合作或关联的背景)。

众多品种樱花的概念,在中国,最早由东湖樱园提出,并且开始流传,自然而然我们怀疑其别有用心。

一个反思的问题:

当今,闻名的风景,无一不是大场景、大视野之作,是一个个强大的群体效应产生的,真正的樱花也正是拥有绝无仅有的群体效应,才能达到蔚然壮观的大景观效果;众多品种樱花停留在一朵花的大小与花色的比较上,竟然能在国内横行无阻几十年,并且,无视于百姓多年来,对真樱花的追捧,相关人员的鉴赏能力与责任感呢?

樱花行业拉低了园林景观行业多年不懈的努力,直面事实,此话为过吗?

国内,品种樱花种植几十年,很少做出百姓追捧的效果。

拿武汉来说吧,樱花在武汉的应用比例一直较高,每个小区、每个公园都有种植;笔者推动、参与、接触的一些大的项目,比如江滩樱园、文化大道的樱花路、泛海国际樱园、武汉科技大学樱园、沙湖公园、园博园等等,建设方、设计方的本意是希望做出像武大、东湖樱园一样的樱花效果,结果,都被各种“假”樱花给糟蹋了!园博会、军运会让武汉的园林绿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做出了很多优秀的景观效果,却在武汉人最骄傲的樱花上,总是无可奈何;我们不由得要再次质疑有人在武汉的樱花上使坏。

国内炒作品种樱花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长的,20年以上了;所谓的新品种多数也在10年以上;国内种植的樱花无以数计,95%以上不是真正的樱花,做出百姓追捧的效果了吗?为什么国内可赏樱的景点一直屈指可数呢?

事实证明,并不是叫做樱花的就会是漂亮的。

品种樱花是偷换的概念。

品种的概念,指物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性状,经过长期演变,其遗传性稳定,且在应用上的性状具有同一共性的物种。

在以食用为主要功能的植物中,比如桃子、苹果、西瓜、大米等等,都存在很多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间,应用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所以,它们才可以拥有同一个名称,不同品种间的比较都建立在基本功能一致的基础上。

以观赏花开为主要功能的植物中,比如菊花、桃花、梅花、玫瑰等等,不同品种间的基本美感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叫同一个名称。换种说法,这个基本美感是全部或绝大多数品种所共有的,这也是品种间进行比较的基础。

如云似霞之美让樱花被人们知晓并喜欢,这种基本美应该是品种樱花的“同一共性”,事实却是,绝大多数品种樱花并不具备云霞之美;并且众多品种间美感差异巨大,有如不同的植物。品种樱花明摆着就是偷换的概念。

利用人们对云霞樱花的追捧,却回避或掩盖樱花之美的根本原因,偷换概念后,人们在潜意识中,把众多品种樱花看作是有共同美感的,接下来,品种樱花推手把某品种樱花的花朵或花枝拿出来和真樱花做比较,其花朵更大或花更艳,那么这个品种樱花就是更漂亮了。多数投资人和设计师都容易掉进这种逻辑陷阱中来。推手们提供的图片或视频也是有诱惑性的,一方面是后期处理的效果,一方面是小概率花开的效果,一方面是特定条件下(老化、修剪、激素等)出现的效果。

除了利用品种樱花的概念制造众多品种樱花更美的假象之外。再利用早樱、中樱、晚樱的概念,吹捧早中晚樱组合种植,就能把樱花花期,拉长到二个月以上。(更有人吹捧延长到4、5个月),来满足投资方对樱花花期拉长的期盼。

樱属植物中再发现和培育出群体效应绝佳的品种樱花,机率很小,但笔者持续多年保持期待,并且,为此不懈努力着,期待有一天,樱花如云似霞的美感能稳定在25-30天左右。敬请,国内也有此志向的人在选优、培育工作中,切勿偏离了,“浪漫满树、如云似霞”的基本美感。选育成功的樱花,需有如下特征:树体高大的乔木、先花后叶、花朵张开(非收缩下垂)、1花芽有花在3-5朵以上、单瓣花、花色为浅色(在冬天有冰雪天的区域)。其中1花芽有花量对总花量起决定性作用,有花越多,总花量越大,云霞感越强烈。

懂了这些,再来设计、打造真正的樱花园,就很简单了。

华中樱和染井吉野都是群体效应绝佳的樱花,是真正被百姓追棒的樱花,种植面积越大花开场面越震撼,是打造樱花景观的主体树种,主体樱花需占比80%以上。

因华中樱是本土乡土樱花,1花芽有花在5-9朵,总花量更大,形成的美感更强;花开更早;更能适合本土生长,生态表现更良好;建议华中樱和染井吉野以7:3的比例搭配应用。

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标明两种樱花的特征。

华中樱:单瓣花;花色白、粉为主,红色稀少;一花芽有花5-9朵(稀9-13朵);先花后叶,花谢后,才长叶片;花期3月份;果实,5月初成熟,红色,稀黄色。

染井吉野:单瓣花;花色白(初开带粉);一花芽有花3-5朵;先花后叶,盛花期开始出现叶片;花开3月份(晚于华中樱5-7天以上);果实,6月成熟,黑色。

设计师如果不在学术名后标注这些主要特征,到采购时很容易出现假冒,后期也无法追究法律责任,比如说,速生樱花普遍替代染吉野了,为什么?因为,有“专家”站台说:速生樱花是染井吉野的优良种。

众多的品种樱花中,先要删除不适应本地生长的;在适合本地的品种中,有些在近距离下,花朵花枝之美的确很漂亮,可当作点缀应用;因其本身就是欣赏花朵、花枝之美,距离拉开到欣赏一棵花开的效果就很弱了,加大种植并不能加强其美感,故一个品种分散种上3-5棵既可;少量的可以欣赏到一树花开的效果,可种上十来棵以上。

点缀应用的各种樱花加起来占总量比不宜超过20%;当主体樱花数量超过3个以上之后,点缀樱花总量要降低到15%以下。点缀的品种过多,弄得像一个樱属植物资源库,与大美之景失之交臂,而极少有游客会奔着科谱学习的目的去春游赏花的。

领悟了群体效应在樱花景观上的决定性,樱花景观中就可考虑加入其它群体性强的花木,比如:梅花、桃花、映山红、众多草花等等。也启迪我们,在景区中,各元素的组合,要彼此映衬、互为作用,地势、天空、时节、阳光强度等等元素都要着重考虑,各元素合力打造出优质的光影空间。

如果说品种樱花不美,会受到攻击。世界万物都是美丽的,何况是开出的花。以花朵大(重瓣)而被吹捧的晚樱系列,花开在四月天,那个时节醉是美妙;一草一木皆美丽着,皆自带诗意;所谓,人间四月天嘛!晚樱近距离下的花枝花树确也是不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大片的群体效果。热炒的品种樱花花色为红或粉,容易拍出图片与视频效果,后期再处理一下,更容易迷惑我们。

如果,红色与粉色就是美的话,那么,在一棵树上缠上红色的布或粉色的布,那就是美了吗?

美丽本是没有颜色之分的,樱花本来就是浅色的(初粉后白),但南方樱花种植者,一直努力着要把樱花之美扭转到红色上去。红色樱花在南方,是在适合区域生长,其花量、花形、花姿自然要强于不适应地;同时,其花开与环境有天然辉映之感,南方的阳光强度及周围的绿色背景配上红色,也是正好。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初春是灰色的,阳光是微弱的,在这环境下,浅色花开更显自然,更耐看;让人更舒适;能让空中的光影变亮,带来春光明媚之感或者期待。红色要么是暗淡无光,要么是强烈刺眼,与灰色的周边环境不搭;灰色到红色没过渡,出现突兀,人体会产生不适感。而这些在图片和视频中可看不出来!红色的樱花与真正的樱花在花开同期的情况下,红色樱花可少量点缀应用,但不能做为主体,红色在弱阳光下不易做主色调。

参考文章:

警惕:中国樱花一直以来都困在他国所设的局中

深度:樱花如何通过“绝无仅有”的群体效果达到“绝世之美”

知否知否,应是懂得了樱花之美,就明白得了葛仙山华中樱美过了日本早樱

顶替“真”樱花30多年的日本晚樱,为何不受百姓青睐

南方红樱花又图顶替“真”樱花,逆天之行,能走多远。

中国樱花崛起——葛仙山樱花对比日本樱花的优势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hy/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