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210405/8814491.html

讲故事

在欧洲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三位骑士同时爱上一位美丽的公主,为博美人青睐,三位骑士分别送给公主一件礼物:皇冠、宝剑和黄金。公主对并不喜欢,于是向花神祷告,花神就将皇冠变成枝干,宝剑变成绿叶,黄金变成球茎。这个球茎就是郁金香球茎。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是荷兰花匠偷偷引进的,开放时举国震惊,真是没见过世面,当时数量非常稀少,被欧洲贵族当作炫耀的资本,哎!这么高档的郁金香你有吗,没有吧!嗨!我有。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换到了一辆马车、几匹马。在当时欧洲,佩戴郁金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产生背景

当时荷兰和西班牙打独立战争,河西战争,后来河西战争荷兰胜利了,就保持了事实上的独立,也就是说在政治上荷兰的独立了,政治独立之后自然要谋求经济利益。

于是荷兰就开始发展航海业啊,把几个小公司组合起来,就组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赚取了很多的利润,所以就非常的富有,因此荷兰人在经济上非常的富有,有多富有就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他一个人工作就可以养活一家4口人,所以荷兰其实是非常繁华的。有钱了,物质需求满足了,自然就产生了更高的精神需求。

郁金香这花的特性

培育期比较长,你从种子开始种,大概需要5~7年才能够开出花来,你从球茎开始种,一年之内它就可以开花了,不过开花也开不了多久,花期也就一周。这种特性也易于之后成为期货品种。

郁金香交易规范化

就这样有故事,有钱,的背景下郁金香开始逐渐炒作起来了。年形成了一个行业协会,加入协会的人不可以私下交易,交易也要交一定的佣金,这样有协会做担保,双方不得违约,对交易也有了一定的保障。起初,还只是在上层社会倒手,毕竟郁金香是奢侈品,普通难以参与。然后,协会就把单株郁金香分割为细股,让普通人也能有投资的机会。还吸引了欧洲其他国家涌入炒作。

郁金香交易期货化

年12月荷兰人创造了“期货选择权”,交割前不需要付款,交割时只需交割证券市场差价,而且推出交易杠杆,允许买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看多、看空、期权、期货”等证券市场名词基本都是那个时候由荷兰人发明出来的。当时12月开始交易年4月的郁金香(TulipBubble)合约,建一个合约便于理解--TB合约。付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拿到一份TB,如果按10%保证金就是10倍杠杆,你如果有一份看涨TB,郁金香涨10%你能够把这份合约卖掉你能够赚一倍,反之,亏完。如果有一份看跌TB,郁金香涨10%你能够把这份合约卖掉你能够赚一倍,反之,亏完。交割的时候你要补齐所以资金获得一份郁金香球茎。从现在来看,谁接最后一刀谁凉凉。

当时开始是荷兰盾一份合约,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元。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脑。抵押房产,变卖牛羊,找亲戚朋友借钱,不仅仅自己梭哈,还加杠杆梭哈。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正如当时的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化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

年—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总涨幅高达%!年2月,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荷兰盾,在当时就值上千万美元。但是,不是每一个购买郁金香的人都惊艳于花的美丽,投机者们只是希望能以理想的价格转手卖给后面的接盘者,其中的差价才真正惊艳世人。“大傻瓜”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泡沫经济中,人们相信最后一个傻瓜才是真的傻瓜,自己不是。但是,最后一个大傻瓜肯定会出现,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郁金香泡沫破灭

年2月的时候,有人开始觉得交货期到了快到了,期货TB在年4月份交货,你在年2月了,到了4月份一交货,你就只能花几万块钱买一个球茎了,这个时候你发现它根本不值这个价格,没有了人接盘,价格开始大幅的下跌,加杠杆的开始追债,他一旦开始追债了,又加速郁金香下跌.年的4月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买主来买合约了,预定的价格跌的已经是不行了。

荷兰政府出台了一个法律,说废止所有的郁金香的合约,当然像这一项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是吧?后来到了一年之后他又把合同修改了,他说你可以以啊3.5%的价格去付你这个合约,然后就相当于你合约完成,许多人倾家荡产。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兰经济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此后郁金香继续在荷兰繁衍生息,但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经济强国却开始走向衰落。从17世纪中叶开始,荷兰在欧洲的地位逐渐被海峡对岸的英国所取代。

不过英国也不要高兴太早,之后英国南海公司。英国的泡沫,让牛顿都亏了几十年的工资。还有我国有一个君子兰炒作也十分类似。

那里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jinxianga.com/yjxwh/9212.html